第124章

村口烫头年师傅 郑三 855 字 3个月前

她这话说完,杨安又站了起来,带着年晓泉往病房里走,一边走还一边回头说到:“老爷子之前就总说你不爱吃饭,干干瘦瘦的,一直担心你只知道学习,不知道好好过日子,现在你在大学找到了男朋友,还是个这么负责任、肯帮忙的,他听见,肯定高兴。”

年晓泉听着杨安的话,低着脑袋不说话。

杨安倒也不在意,只是想到了什么,在病房门口忽的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又多问了一句:“不过,你这个男朋友不是什么富家子弟吧?老爷子做了一辈子工人,平时最看不上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长得太好也不行,思想容易出现错误,诶你这个男朋友长得不过分吧?”

年晓泉每被杨安问上一句,心里就忍不住“咯噔”一声,后背隐隐冒出了一层薄汗,咽了咽嘴里的口水,摇头答道:“不、不是的,不是什么富家子弟,家里就是小康,长得也一般,还有病,经常得去看医生什么的。”

她这话说完,杨安又不放心了,很是忧心地问:“有病?是什么遗传病吗?你俩要是奔着结婚去谈的,那这可是大忌啊。”

年晓泉只觉自己被问得口干舌燥,好半天了,才终于稳下心神来,挠了挠头发,在脑子里组织好语言,张嘴胡说八道一阵,虽然听着逻辑不通,但好歹把杨安和老爷子哄骗过去了。

当天下午,年晓泉陪老爷子描述了一阵自己大学里的生活,又在医院里吃过了中饭,离开医院的时候,看见等在住院部路边上的白宴,吓得全身一抖,勾着脑袋四处环视了一圈,见老爷子和杨安没在,便赶紧低着脑袋小跑过去,拉着白宴一瞬间钻进车内。

白宴被她的动作弄得挺不好意思,兴许是想差了,轻咳一声,抓住年晓泉的手不放,一边把眼睛往后座上瞟,一边告诉她“别急”。

年晓泉见白宴神情不对劲,连忙又把自己的手抽了回来,抬起胳膊,打下车内的遮阳板,神情严肃地开口解释:“你别乱想,我只是不想被我师兄发现咱两的关系。”

白宴原本心神荡漾,此时一听年晓泉这话,脸上又有些不高兴了。

他过去在北城,好歹也算是公子哥儿里出类拔萃的人物,往女人堆里一站,就算没点关系的,都巴不得过来沾上两口仙气,此时偏偏却被个杨安看不上了。

白宴因此神情失落,开车时显得格外沉默。

年晓泉倒是不准备管他这颗水晶少女似的心,回到碧湾小区之后,连忙下车钻进了自己的书房。

她刚才在网上接到了一份“巨额”订单,整整二十瓶护理油,全是潭城一家小理发店订的。

年晓泉这个护理油刚刚开张,因为全是人工制作,库存总共只有十几份,加上无人宣传,开这么久了,也只卖出去过四五瓶,像今天这样,一上来就是二十瓶的,她的确有些吃不消。

年晓泉想了想,决定联系买家,亲自跟人解释道一声歉。

没想那头买家人也挺好,听完年晓泉解释,连忙大方回答:“多大的事呀,我取消订单就好了,不过,你说你还有七八瓶库存,那就都发给我吧。”

年晓泉听罢连声道谢。

那头程茜见她态度这么好,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嗐,你做生意这么客气做什么,你这东西又不比那些洋货大牌要差。我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没什么钱的,最斤斤计较,他们能夸你一嘴,那就说明你这东西是真的好。”

年晓泉难得收到这样的评价,一时心中实在兴奋,挂上电话,坐在座位上思考一阵,索性亲自穿上衣服,带着这七瓶护理油,送去了那头程茜的店里。

程茜的店在潭城汽车西站的一家老茶楼旁边。

这里的住户,大多是些外地进城务工人员,也有一些当地的低保户,生活过得都不大富裕。

此时,年晓泉顺着地址找上了门,看见在那边忙碌的程茜,坐了一会儿,等程茜把最后一个客人送走,她才把包里的七瓶护理油拿出来,开口跟她说了自己的来意。

程茜一时有些意外,倒了一壶水放在年晓泉面前,“咯咯”地笑上两声:“原来你就是店主啊,还是个小姑娘嘛,怪不得这么客气。不过,你这东西这么便宜,现在还亲自送过来,搞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完,她又上下打量了年晓泉一眼,靠过去问:“嘿你这包哪买的,仿得跟真的似的,我也去买一个。”

年晓泉有些尴尬地回到:“是男朋友送的。”

程茜看见她的表情,还以为她是在不好意思男友买了假货,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上一口,笑嘻嘻地告诉她:“挺好的。他有这个心就成,一般人呀,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