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后爸[七零] 灯丸 854 字 3个月前

这一年的腊月初八,全国上下,普天同哀。

广播站里不断播放着哀乐,全国人民都在为刚刚逝去的周总理而哀恸。

大棚里没人说话,丰收的喜悦被彻底冲淡,剩下的只有无法排解的忧伤与感叹。

晏姝以前只在课本里学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次可算是切身体会到老百姓对总理的爱戴了。

就连苏锦娘这种满心算计的人,都湿了眼眶,大大咧咧的唐大姐,一边采蘑菇一边抽噎。

而许悠琳为代表的知青们,也都泣不成声。

晏姝渐渐地也湿了眼眶,第二天停工一天,让所有人回去,跟着广播里的播报,一起缅怀伟人的离去。

学校也放了假,晏婉回来说操场上的旗杆子降了一半,学生们一个个抱头痛哭,课是没法上了,所以校长直接宣布提前放学了。

晏姝抱着晓萌,坐在家里唯一的老旧收音机前,一边听着从遥远的首都传来的消息,一边给懵懂的晓萌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几天就在愁云惨雾中度过,好在,销往对岸的蘑菇,带来了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真的?被抢购一空了?”晏楚炀显然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他终于可以把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晏姝也很开心,跟他把情况说了说:“爹你不知道吧,现在市场上的都是野生菌菇,比肉都贵呢,就拿这香菇来说,省城那边卖一块二一斤,你想,猪肉才多少钱一斤,七毛三啊。所以我这人工养殖的蘑菇一出现,直接就把价格拉下来了。我这刚起步,弄的不多,一共就出了二十几万斤,批发价五毛卖出去,他们全都抢着要。宁可自掏腰包租船过来运输,也不想落后半步,被别人抢走了这生意。简直火爆得不行。”

晏姝跟着晏楚炀进了东屋,父女俩又聊了好久。

聊苏锦娘是怎么巴巴儿地把地还了回来,聊沈玉璃怀孕之后好像跟晏澈关系越来越缓和了。

还聊到了晏泓,这小子虽然过继出去了,但到底是亲生的,割舍不下:“听说这小子谈对象了。你有空跟你四妹一起去套套话,问问是谁家的姑娘,我和你娘也好有个准备。”

晏姝拍了拍小老头的手背:“知道了爹,等我抽空去问问,这小子也不一定会跟我说,皮着呢。”

从家里离开,晏姝暂时没去找晏泓,因为蘑菇还得继续采摘,虽然是一个大棚的,但是每个菌棒的出菇时间是有偏差的,有些转色后颜色过深的,得采用扎孔,放气,减重的方式进行调整,所以比其他正常转色的菌棒出菇晚了几天。

正好,可以错开时间销售,等第一茬陆陆续续都采摘得差不多了,新年的脚步也就近了。

正好再经过十几天的养菌期,可以出第二茬。

所以晏姝又忙了起来,大棚里的蘑菇一包接一包地搬出去,如意澳那边停着的货船一艘接一艘地开走,总算是赶在年三十之前,把所有可以拿出来销售的蘑菇采摘完了。

最后剩下一些小的,留着分给生产队的积极分子,让大家过个鲜美的菌菇年。

晏姝通宵没睡,跟杨怀誉、许悠琳、华少阳四个一起,核算所有的账目。

“要不你先睡吧姐,我跟小许和华工来做就行了。”杨怀誉可心疼自己媳妇了,这阵子忙忙碌碌的,他只能做做后勤,顺便跟着学习学习,帮不上什么大忙。

晏姝摇摇头:“我一个人睡,让你们熬夜,说得过去吗?说不过去啊。来吧,再对一遍,核算无误之后,把华工的千分之五先摘出来,其他人按照贡献分配,最后剩下来的再分配给生产队队员。我的原则是,多劳多得。尤其是像唐大姐这样的生产标兵,还要加上一些额外的奖励,至于最后留给生产队分红的比例,我看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就行。”

毕竟那些人就出个地,躺在家里捞现成的,给他们百分之三十就算好的了。

杨怀誉等人没意见,核算继续进行。

不过华少阳提了个意见:“那你可别亏待自己,你的付出才是最多的,你也不用怕红眼病,我这技术入股听起来好听,也就是帮忙监测了温度湿度什么的,哪有你跟完全程的辛苦?我都能拿千分之五,你拿个千分之十不过分吧?”

“就是啊三姐,我觉得华工说得有道理,我们知青点的也都赞同你多拿一些。”许悠琳跟晏姝混熟了,不喊队长了,喊三姐,显得亲昵一些。

晏姝笑笑:“那就两套方案吧,一个是按生产标兵给我分,一个按技术入股分,千分之十有点多了,就跟华工一样,拿千分之五吧。其实华工你真不用谦虚,后期你改造机器那才是大头,这笔钱我会空出一部分,留给你开春之后引进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