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太子裙下臣 长缨止戈 866 字 3个月前

密林深处,又是黑夜又是暴雨,搜寻两个人的难度何其之大。好在天刚放晴的时候就找到了踪迹,皇帝虽然面上不显,但身边的伺候的人多少也松了一口气。

宋晏储几乎一夜未睡,虽说没有发热,但随行的太医还是如临大敌,请了脉开了药之后,这才放心离开。

陈玉一晚上不眠不休,看到宋晏储的那一瞬间几乎要哭出来,宋晏储耐心安慰了两句,最终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喝了药老老实实地躺在榻上休息。

至于后事,自有皇帝处理呢。

唯一的子嗣险些丧命,皇帝怒不可遏,派人亲查此事,大理寺、刑部并其余个部门联手调查,可不知是意外还是怎的,偏偏把兵部落了过去。

兵部不负责刑狱,只这件事牵扯颇大,定会有用到兵部的时候。但皇帝却只道任何部门都要负责调查,违者重罚,丝毫没有说过兵部该如何。

兵部尚书虽已是困惑,但又思及太子遇刺的前因后果,心中顿时一凛,浑身冷汗都冒了出来。

若当真是他想的那样……兵部尚书身子一软,险些瘫在座椅上。

良久之后,他沉沉地看着屋外,叹了一口气。

天子一怒,手下的人自得战战兢兢工作,大理寺本就是负责这种事的,又配合刑部,几乎所有部门都在给他们开绿灯,不到一日的功夫,事情经过就查了个七七八八。

同宋晏储推断地大差不差。背后之人之所以会在凉亭处放置火药本就是存了灭口的想法,那些死士也好廖修齐也罢,都不过是明面上的一颗棋子。

死士中有几个侥幸未死,大理寺派人严刑拷打,得出来的信息是他们知道的东西非常有限,说与不说,几乎没什么区别。

这种死士都是经过专门训练,都是随时可以送死的存在,主家自然不会让他们知道太多。严尚知道在他们身上问不出什么更多的东西,就将注意力都放到了廖修齐身上。

这位前太傅的入门弟子,太子的伴读,知道的东西,定然要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多。

幕后之人埋下火药,明显是存着要将廖修齐也灭口的想法,严尚以此为突破口,软硬兼施,可偏偏廖修齐嘴倒是硬,只哈哈大笑道:“我死了又怎样?要是能拉太子给我陪葬,我也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