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萧杏花看她一脸诚恳,便也笑了:“谁计较那个,不过是张口说了,回头就忘的小事!”

那安南侯夫人听她这么说,顿时松了口气:“在内殿时,多亏了夫人口下留情呢。”

萧杏花听了,自然明白,她意思是说当时在太后娘娘那里,自己没有把她背后嚼舌根子的事说出来。

她笑道:“为了这点子事,何至于跑到太后娘娘跟前说三道四呢!”

安南侯夫人见她如此说,神色流露出感激:“夫人宽宏大量,实在是我等望尘莫及。也怪不得夫人能够独自为老侯夫人养老送终,又养大三个孩儿,可真真是让人佩服呢。”

萧杏花笑望着眼前这位安南侯夫人,当然明白,这是特意跑过来想自己示好呢。她这个人素来是不记仇的,别人既然摆明了要交好,她也就不摆架子。

“说哪里话呢,我初来乍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事要向夫人请教呢。”

所以说,认识这么个在燕京城里混久了的安南侯夫人,也是有好处的。

“夫人,我自小生在燕京城,长在燕京城,又嫁在燕京城,这高至皇亲国戚,小到武百官,哪家宝眷是谁,又是什么性情,我都是再清楚不过的,夫人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我就是了。”

萧杏花听了,真是正对了脾性,便干脆问道:“正有许多事要请教呢,不说其他,我只问问,你可认识一个姓夏的男子,约莫这么高,生得模样好,只是没穿官服,只着了青丝绢袍。”

安南侯夫人听了,沉思一番,颇为费解地道:“没听说燕京城里有姓夏的啊,况且,还是身着便服,这……”

萧杏花听她竟然也不知道,不由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暗自想道:看来那人果然是心怀不轨呢!还不知道是什么人乔装打扮,胡诌出一个姓来欺蒙自己。

谁知这安南侯夫人皱眉道:“不过说起夏这个姓氏,我倒是想起一家人,只是那家人,倒不曾听说特意派了人过来给太后娘娘祝寿了。”

“什么人家?”萧杏花此时已经不做它想,基本认定那夏安轩是不安好心的坏人了。

“古有夏氏,绵延千年,鼎盛之时满床叠笏,自晋朝后,夏家隐居岭南,子孙不入朝……”

“那是什么意思?你就直接说个大白话吧。”

“哦……”安南侯夫人看萧杏花一脸茫然,便干脆直白地说:“就是说,这夏家人啊,是个绵延一千多年的老家族了,人家祖上可厉害了,家族里当官的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每个人一个当官用的笏,放在床上都堆不下!从晋朝之后呢,人家祖上就立下规矩,说以后夏家人都不能进朝当官,夏家人的媳妇女婿也不能当官,都得好好读书教诲子孙。”

“为什么?”萧杏花莫名,心说这家子人放着好好的官不当,这是什么意思?

“这夏家人呢,听说本事可大了,一个个聪明绝顶,还能掐会算的,就是听说因为会泄露天机,所以家里的人都活不长。”

“这样啊……”萧杏花耳朵里听着这个,心里却不免想着,这未免扯得太远了。要知道这夏家人听起来可是个眼高于顶的人家,这样的人家自然清贵自傲,不同寻常,而那贼眉鼠眼的夏安轩,哪像是这等大户人家出来的。

“不过这就说远了呢,夏家人已经数百年不肯入朝堂,这等为太后娘娘祝寿的好事,咱们巴巴地盼着要来,人家都未必肯来呢。”

“可不是吗,今儿我遇到的那个,怎么也不像是这夏家人。罢了,不提他就是了,夫人你还是给我说说——”

她本想说,你给我说说刚才露面说嘴的那几夫人,再说说京城里有哪些青年才俊,谁知道话说到一半,她眼角余光便看到让她惊诧的一幕。

第47章

原来她家那儿媳妇苏梦巧,竟然挥舞着一把大刀,和刚才那位耍大刀的将军干起来了。

安南侯夫人也看到了这一幕,不由花容失色,指着道:“这,这,这大少奶奶是要做什么?”

萧杏花也是无语,一步上前,恰看到了旁边的秀梅,不由问道:“你嫂嫂,这是做什么?”

秀梅正在那里兴致勃勃地看着呢,见婆婆忽然从天而降,唬了一跳,忙解释道:“我嫂嫂刚偷偷地说,那个将军耍的刀看着没劲儿,她说应该这样那样,谁知道这话让皇上听到了,皇上让她和那位将军比试。”

安南侯夫人听此,都吓得瞪大了眼睛:“这,这,这……”

她真没见过这样的侯门少奶奶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佩珩还笑着凑过来:“娘,你瞧,嫂嫂过去和那个将军比试呢,我瞧着嫂嫂一定能赢!”

安南侯夫人一听,吓得差点当场后退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