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密谋将上党归入赵国,欲以此引赵国参战,合韩、赵、魏三国之力共抗秦国,赵孝成王与大臣商议之后欣然应允,他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

遇到老将廉颇,白起才算是遇到生命之中第一个可以在统兵作战方面与他一较高下之人,廉颇在长平一共布下三条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三道防线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秦军前期攻势十分顺利,很快便攻陷了空仓领防线。

但第一道防线的失利并未令廉颇气馁,他立刻重新分析当前局势,在察觉到地形因素不利于赵军,而秦国补给线远比赵军漫长,后勤保障比赵国困难之后,廉颇毫不犹豫便放弃了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阵地,将第二道防线收缩至丹河以东,构筑壁垒,以逸待劳,坚守待变。

事实证明廉颇的战略是成功的,经过廉颇重新构筑的丹河防线成功抵挡住秦军的攻势,秦赵两军数十万大军陷入长达三年的消耗战,但与此同时廉颇的战略却也是失败的,因为赵国的粮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数十万大军长达三年的消耗战,令赵国国库逐渐难以为继,恰逢这三年战争令老将廉颇旧伤复发,赵军不得已必须临阵换帅!

……

赵都邯郸,王宫大殿。

赵孝成王面色难看的坐在王位之上,对着下方文武大臣沉声说道:“前线传回消息,廉颇老将军旧伤复发,难以继续主持战局,众位卿家可有能够接替老将军的合适的人选?”

听闻赵孝成王之言,百官之首的赵国丞相蔺相如当即出列答道:“回禀王上,大将李牧卫戎北边,令匈奴不敢轻易来犯,实为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可堪大用!”

大臣郭开闻言连忙出列说道:“但秦军虽凶,北方匈奴也是不可小觑,若是将李牧调至长平,却令北方匈奴伺机南下,我赵国岂不将要遭受两面夹击之危?还请王上三死!”

“哦?”赵孝成王目光转到郭开身上,心中思索片刻觉得郭开所言不无道理,但若是不选李牧,一时之间却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赵孝成王干脆对郭开问道:“卿家既然否定李牧,想必心中已有更好的人选!”

“是!”郭开点头答道:“据在秦国的探子传回的消息,武安君白起曾在与人饮宴之时,称他最敬佩之人乃是马服君赵奢,而最不愿与之为敌者则是马服君之子赵括,只因赵括家学渊源,从小便已博览兵书,若是领并为将定是生平大敌!臣以为不若便以赵括替换廉颇老将军,便是不能战胜白起,也可对他造成威慑!”

“臣反对!”丞相蔺相如连忙出言说道:“赵括虽然自幼饱读兵书,但却从未有过临阵对敌的经验,而那武安君白起久经战阵经验老到,非是赵括所能相提并论,况且赵括年轻气盛,万一中了白起诱敌之计,不但会毁了廉颇苦心经营多年的丹河防线,更有可能将前线数十万大军生生葬送,望大王三思呀!”

“丞相此言差矣!”蔺相如话音方落,郭开便否决道:“当年的白起不也是未经战阵,便被秦昭王封为左庶长,统领大军攻伐韩国,这才有了如今威震六国的武安君,既然从前不过一介平民的白起都能有如此作为,身为马服君之子的赵括又为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