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

首先翻开的便是在会上提起的那部《战长沙》。

然而让许臻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来得及读文件中的内容,就被扉页上的一行题记吸引了眼球: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他知道,这句话出自民国才子杨度的《湖南少年歌》。

短短十四个字里蕴藏的慷慨与决绝,令许臻不由得大受震撼。

这样的诗句配上“战长沙”这个短促有力的题目,还没看到故事,就让人对这部作品充满了期待。

许臻猜测,这大概并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抗战故事,而是会更多地站在一些普通民众的视角,讲述国难背景下百姓的流离失所与誓死卫国。

结果果不其然。

——《战长沙》是一部小人物视角下的战争故事。

它的主人公是长沙城中一户姓“胡”的人家,在那段时期先后经历了长沙大火、长沙保卫战、湘潭保卫战等一系列惨烈事件,以小见大地展示了战争的伤痛与残酷。

文件中的简单表述无法满足许臻的好奇心,他立即去向蔡实践要来了《战长沙》的原著,认认真真地翻阅了起来。

然后这一看,就一口气看到了头。

当天晚上九点多,许臻合上书卷,扭头看着窗外平静的月色,神情怔然出神。

实话实说,如果从精彩程度上来讲,这部小说的技巧性并不算太强,结构略显散乱。

但是许臻看完这个故事,却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梁敏英老师曾经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三流演员演情节、二流演员演情绪、一流演员演情怀。

——而《战长沙》,就是一个有情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