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当初的122坦克,也就是三液样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型号的细化,最初的三液样车,叫做1221,后来,发现技术根本就不过关,所以,又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搞出来了三机样车,也就是机械传动、机械操纵和机械悬挂的1222。(也有说法叫做122a和122b,不过,按照当时的历史时期,估计应该不会有个英文后缀吧。)现在,草原一机厂是打算沿着后面的型号,一个劲地发展下去了,把后续的型号都给占据了。

“1223?”祝老奇怪起来:“这个型号,比我们手头这个,更简单吗?”

“没错,它是更简单,依托我们现有的技术,就能够把它给搞出来,比如它的炮塔,就是我们现有的铸造炮塔。”秦振华笑着解释道:“明天的时候,会有详细的资料给大家研究。”

这个炮塔,太先进了,秦振华是知道的,不少领导都对新技术是有顾虑的,总觉得现有的东西好用,所以,他算是把各种情况都给考虑了一遍,什么情况都能满足。

今天一天的会议,开的波澜起伏,上午的时候,大家都被秦振华的方案惊艳到了,但是在下午的时候,正式讨论,却依旧选择了测绘仿制西方的坦克发动机的方案,而就在以为一机厂什么都没捞到的时候,人家才抛出来了真正的重磅炸弹,人家要争取二代坦克的研发!

而且,人家还做了充分的准备,这种设计方案,不仅仅是一个草图,已经转入了详细研制,而且,还不止一种方案,各种方案都有,充分考虑到了上级领导的各种顾虑,可以说,是志在必得啊。

会议已经散开了,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想着今天一天的会议,都是觉得感慨很深。

“振华啊,你真是个人才。”王利民教授夫妇,和秦振华坐在一个桌子上,一边吃饭,王利民一边不住地夸奖他,那天在大学校园里见面,本来以为秦振华仅仅是个普通人而已,虽然在数字电路上的造诣很深,但是,要说能够成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能够代表一机厂来要项目,绝对是不敢想象的。

一机厂的马盼山,周学军,这些人都没有发言,全程几乎就是秦振华在代表一机厂讲话,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就这么放心这个小将吗?

“老王,上次出国你没去,你是不知道,振华可厉害了,在英国的时候,把英国人的坦克,都开的很溜。”曹建丽在一旁说道。

当时就知道,秦振华是个人物,在现在,国家开始重视起来科研之后,肯定会脱颖而出的,现在,果然,秦振华今天在会议上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是印象深刻的,以后,在整个系统里,都会成为一个人物了。

“嗯,这叫自古英雄出少年。”王利民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小声地向着秦振华说道:“那个,在你的设计方案里,有没有考虑到咱们的导弹?”

导弹?秦振华看着王利民期待的眼神,还是不得不给他泼冷水了:“王教授,您见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坦克,上面有携带步兵反坦克导弹的吗?”

当时在研制122坦克的时候,为了增强坦克的火力,他们还特意在122坦克炮塔的两侧,分别挂有两个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四枚反坦克导弹。

要说在坦克上装备导弹,这个其实不稀奇,美国的“谢里登”坦克可以发射“橡树棍”炮射导弹;苏联的t-64坦克也可发射at-8“鸣禽”炮射导弹,但是,人家的都是炮射导弹,直接利用坦克炮把导弹给打出去的。

而己方呢,却是要打算把普通的单兵反坦克导弹给搬上去,别的不说,这个反坦克导弹的操控任务,交给谁?现在己方的反坦克导弹,还没有研发完毕呢,即使是出来了,这种导弹也是直接用操作杆控制上下左右飞行,就是一个线控航模的水平,在激烈的战场上,固定阵地发射的命中率还高一些,但是坦克原本就是在机动之中的,可以说,这种导弹,根本就是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