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话题很快就被秦振华给扭转了,他继续说道:“这种扰动式瞄准系统,毕竟还是落后的,我们的二代坦克,需要的还是稳像式的瞄准系统,这方面,进展如何了?”

上次出国,曹教授一起跟着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如愿以偿,将一套二手的n-60四轴单面精磨机购买回来了,甚至因为国家缺乏外汇,把秦振华在奔驰重卡公司得到的一万马克的奖金都给用上了。

秦振华丝毫不在乎个人得失,凡事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重的,对曹教授提供的这些帮助,自然是为了让曹教授尽快完成这个项目的研发的。

“这套系统,目前正在积极地研发之中。”曹教授说道:“不过,目前为止,依旧有一个重要方面的项目还没有攻克,所以,即使研发出来,也是有缺陷的。”

“微光夜视仪?”秦振华问道。

曹教授点点头,果然是个明白人,只要一说,就是心如明镜一般了。

国内的坦克,很长时间以来,是没有夜战能力的,或者说,夜战能力也有,靠的是坦克手,多补充维生素a,多吃鱼肝油。

技术在不断发展,而国内,却一直都是落伍的状态。

其实,早在引进59坦克的时候,t-54上面的红外大灯的夜视装置,就已经成熟了,它是主动夜视的方式,在夜间,使用一盏红外大灯来照路,由于不是可见光的范畴,肉眼看不到,但是,可以被坦克的瞄准具接收到,所以,照射过去,反光回来,坦克手就能在黑暗中看清楚前面的一切了。

只是,这种方式相当的原始落后,对面只要有个红外线的接收装置,那些红外大灯,就是明晃晃的暴露自己目标的方式,对方一打一个准。

但是,即使这样的装置,国内也没有,国内的59坦克,连个红外大灯都没有,几乎就没有夜间作战能力。

一直到69坦克上,才开始配备了红外大灯,多少有了夜战能力,这也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已。

微光夜视仪,已经是这些年来,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一种夜视装置了。相比红外大灯,它不发射任何信号,只接收微弱的光芒,然后不断地放大,把这个信号变强,就能够看清黑暗中的一切了。

除非那种绝对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否则的话,只要有微弱的星光,这种夜视仪就能发挥作用。

“微光夜视仪,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曹教授说道:“第一代,是在60年代初,采用多碱光电阴极、光学纤维面板和同心球电子光学系统,一级单管可实现约50倍亮度增益,通过三级级联,实现了肉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