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页

“那你打算怎么做?”秦振华问道。

一机厂有这个资金,刚刚谈成了一笔生意,敲竹杠了三千万,把整个无线电三厂买下来都没问题,而且,这还是电子工业方面的,也是秦振华重视的一个领域,但是,他很慎重,因为,他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

“这个无线电三厂,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落后,所以,去了之后,我打算立刻改变工厂的产品。”王晓强也已经想过了,在脑子里有了完整的方案。

国内很多企业的通病,都是这个产品落后,几十年一贯制,一直生产一样东西,自然是不能维持的。

收音机?现在即将进入九十年代了,还有谁会听收音机?

“让工厂转型,生产收录机,这个相比生产电视机,难度要小很多,而且,还有很多的技术是共通的。”王晓强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了。

现在,看看那些时髦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当然是收录机了,里面放着磁带,想听谁的歌就听谁的歌,带着收录机,去广场上跳舞,那叫一个尽兴。

“通过生产收录机,实现扭亏为盈,然后,再大力发展那里的芯片产业,由于我们的关系,我觉得从军用芯片上入手比较好,比如生产我们急需的火控芯片。”王晓强说道:“虽然前期会需要一机厂投入巨额的资金,但是到了后期,肯定会发展起来,创造更多的利润的!”

说到这里,王晓强的眼睛里,已经再次露出了希望的光芒来。

而此时,秦振华已经摇头了,必须得给他泼冷水了啊。

第1082章 人的问题

“虽然我没有亲自去过这个江城的无线电三厂,但是,我大概也能猜到什么。”秦振华说道:“你说的这些计划,不是不能执行,但是,在执行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你还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什么问题?”王晓强不解地问道。

“人。”

王晓强毕竟是常年呆在计算机所的,是搞技术的,不是搞管理的,他并不知道现在的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也不知道秦振华是走了多少步,才终于算是把一机厂带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这样一个厂,年产值近三千万的时候,利润只有一百多万,你知道其中有多少问题吗?”秦振华说道:“从电子元件的采购,到生产环节的浪费,再到出厂时候的销售,这里面,到底有多少问题?我们要是收购了这个厂子,仅仅是其中的人员关系问题,就够我们忙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