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页

“秦厂长,您高瞻远瞩,理论方面更是大师啊,我很佩服。”张忠说道:“走吧,倩倩,咱们去哪里?”

于是,一行人出了医院,很快,就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别致的茶馆。

在旧社会,茶馆很流行,小的街头摆摊,路过的人渴了喝一碗,大的店面,更有着娴熟的斟茶技艺,简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现在这个时代,茶馆几乎绝迹了。

看着这个建丽茶馆,秦振华就知道,这是刘建丽想出来的,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馆还是有前途的,尤其是不少的人做生意,找个地方聊天,茶馆绝对是最好的去处啊。

第1550章 超越限制

“来,这可是最好的龙井。”聂倩倩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很是熟悉,找了一个安静的包厢,直接就让人上了一壶茶,果然,茶香四溢。

秦振华平时对茶叶没有什么研究,但是,闻这个味道,着实是清香扑鼻,秦振华点点头,品了品,感觉到如果过这样悠闲的日子,倒是也不错。

只可惜,自己怎么可能过这样悠闲的日子呢?自己不知道还有多少事情在等着啊。

“秦厂长,以前的时候,我们太教条了,只知道将目光望向苏联,现在才知道,我们是井底之蛙啊。”坐下来之后,张忠首先开口了。

苏联的那套战术,怎么推进,怎么装甲洪流,所有人都很期待,只可惜,世界已经变了啊,这场战争,不仅仅伊国失败了,而且,苏联都没有了。

苏联的理论,当然就不成立了,国家都没有了,说明肯定是在大方向上出了问题啊。

“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啊。”秦振华也是很感慨:“所以,只有紧盯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地吸收世界先进知识,才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不让我们限制住了,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在八十年代,我们一机厂和西方广泛地合作交流,我也不会得出那些结论来。”

为何秦振华有这样的视野?为何他能推测到真正的结局?就是因为秦振华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西方先进水平是什么样子的,知道双方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伊国打了八年,那又如何?当年伊国的坦克兵交战的距离,几乎就是在五百米左右,哪怕就算是他们有不错的火控系统,也都不想用,直接上去就是目视瞄准,凑合着打而已。

西方呢?

秦振华记得很清楚,当初去英国考察的时候,英国人的120毫米线膛炮,就可以最远在两千八百米的距离上狙杀敌人的坦克了,西方面对滚滚的苏联装甲洪流,采用的就是远距离狙杀的方式,相比粗糙的苏联货,西方世界讲究的是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