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蕴年:“你还生我气?”

乌桃:“你干嘛生你气?”

叶蕴年闷闷的:“我也不知道……”

昨晚本来说得好好的,结果就被赶出去了,他是自己一步步走过去宾馆的。

当时的他只有一个沮丧的想法,怎么也得换一家距离近的宾馆。

其实乌桃已经不想提这个事了,以后就忘记吧,当下抿唇笑着道:“算了,不提这个了,你今天去中科院了,怎么样?”

叶蕴年:“嗯,去了,我昨晚没睡好,今天起得晚,不过幸好没迟到,过去后和陈所长谈了谈现在的情况。”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重要技术设备上对中国适应封锁,又考虑到软硬件兼容问题,他找了西德卡尔斯鲁赫大学的zorn教授,这位zorn教授是德国的互联网之父,他的妻子是中国人,前几年到过中国参加技术研讨会,并且对中国今天的发展很感兴趣,而叶蕴年和这位教授有过技术交流。

叶蕴年因为这个契机,才想着绕过美国,和这位德国互联网之父合作,在中国推广计算机网络。

在和陈所长谈过后,他当即打了国际长途电话联系上了zorn教授,两个人一拍即合,随后他火速前往德国和zorn教授会面,紧急商谈了细节。

这种民间项目,没有官方背景,自然只能靠私人赞助,zorn教授打算从联邦德国州长那里申请拿到设备,而资金方面,则是由叶蕴年私人赞助,预计总计需要投入四十万人民币来筹建中德之间的计算机网络连接。

叶蕴年:“打通中德的互联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打算出资陆续筹建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网络联系,如果一切都能顺利,那中国的科学家也能在网络上和世界各国科学家一起探讨问题,利用电子邮件来交流了。”

乌桃想了想:“如果以后中国能和其它国家随便联网发邮件,那你在美国,我在中国,我也可以给你发邮件了。”

而这种邮件,也许只需要一两天就能送达,不会像以前的海外信件一样动辄一两个月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