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瞎子看见聋子听见,哑巴喊相信爱情 第288节 猿蛸战争

【尘与晶】与“五色气”中和,怎么就成了“天敌”?秦越河、项大翼听得有些迷糊。

“雄性白猿无法将体内的【白尘玉】生产出来,积累过多则就是【刃化】,此时若是能吞噬大量的【晶石】,则就能缓解【刃化】状态”。

“但其实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空气中蕴藏的【五色气】,就如我们的【行色力】,是由五行气与五色气中和而成的”。

“五行五色是呼应的,白尘玉要匹备金晶石,而水蛸生立的是水晶石,两个族群是不匹配的,【缘刃化】的状态也只能缓解,无法根除”。

对于没有多少智力的野兽而言,能够缓解就是极好的,白猿与水蛸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天敌”。

继续探查已经没有必要,秋越沙掌握的信息资料,足够让各方势力知晓“棪地”的详细情况,也就能调整“探索”的策略。

虽然并不因掌握了信息,就能够安全返回,三人还是决定要返回,之所以有这个决定,则是距离的原因。

他们认为往前走的距离,比起返回的距离要长得多,危险性也就更大。

“我之前走到涌顶边沿,遭遇强大吸扯力就是来自于【水蛸】,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只有两点,一是脚下的窟窿,一是边沿”。

“延河兄说他并无坠落感,这是因为窟窿被白猿改造成有阶梯的,这是白猿方便捕捉水蛸所建造的,所以,窟窿或许是白猿有意为之的”。

白猿体型都很大,窟窿也因此较大,【兵器兵备使】受浓郁影响,不知不觉就顺着阶梯往下走,也就落入白猿的巢·穴。

三人用绳索绑住各自,然后趴在地上往前爬行,一旦往前摸索的手,触及类似窟窿的地面,则会收声喊停止。

秋越沙三人往前爬行时,赵君宗借助【器梯】登上了【猿涌】顶部,与底下“雾气”稀薄不同,【猿涌】顶部被“浓郁”的五色气所笼罩。

赵君宗的“感知”延伸,拷贝自“北闽陆地”四块界碑的“信息”,将整个【猿涌】顶部形成“影像”,让他能清晰知道前方的情景。

不仅知道前方哪个位置有窟窿,还知道边缘的距离,更知道【猿涌】前、左、右三个方向的水域,潜伏着大量的“水蛸”。

白猿与水蛸都需要彼此的尘玉或晶石,缓解【缘刃化】状态,最开始彼此都采取偷袭方式,但收获却是单薄。

也不知何时,双方形成默契,在每日太阳西下之时,爆发大规模的战斗,不论输赢,双方都有丰厚的收获。

但每日战斗对彼此族群数量的消耗太大,若是如此继续,双方族群都必将灭绝,对于族群延续有本能危机感的双方,慢慢的改了30天一次大战。

然而,不管是一日一次大战还是三十天一次大战,白猿与水蛸的发育周期都是较长的,两方族群的数量不断下降。

曾经诞生百万力量的盛况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猿后”只有20万力量,“水蛸后”则只有15万力量。

白猿的数量由数十万,降至如今的11万左右,水蛸的数量由百余万,降至如今的19万左右,但约定成俗的战争却从未改变过。

若是任由其等如此发展,或许不需要10年,彼此的数量将会降到“万”以内。

赵君宗从“四界碑”知道,猿蛸战争开启就在今天,但若是今晚没有“月亮”的话,就会延期,野兽对时间的概念就是日或月。

月升之时就是彼此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战争号角,赵君宗觉得发财的机会到了,猿蛸战争次次都是举族大战的,损耗也因此很大。

等“白猿”倾巢而出,可以潜入其中,“四界碑”对白猿族的【尘玉库】,也是有大概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