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大乘

叩问仙道 雨打青石 2403 字 3个月前

道左相逢,从一个陌生人口中闻道,看似荒谬,令人担心会不会存在什么陷阱。

不过,秦桑自己心中能够判断,他之前已经隐隐有所感悟,只是不成系统。

清源这番论道,正合他所思所想,而且更加全面。

不仅仅解开了秦桑的许多疑惑。

甚至于,听到这番话,秦桑对自身修行的感悟,也隐隐有了一丝触动。

玉朗境界不够,领悟不出太多深意,此刻想的还是自己的问题。

听到这番话,眉头依然皱着。

他的想法岂能瞒得过这二人的眼睛。

“小道长看起来还有点儿不甘心,无论神道、王道、圣道,凡人都要依附于他人,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也不是?”

清源微微一笑,“你只看到修行者为刀俎,凡人为鱼肉,难道没有看到修行者之间,凡人之间,亦有强弱和欺压?我将那银家小姐和缙县鬼神说进故事里,他们能奈我何?如若人人皆可修行,炼气修士不就成了现在的凡人,而且大千世界能够承受吗?君不见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秦桑也看向弟子,沉声道:“忘记夫子之言了?人无志而不立,但切忌空谈,好高骛远。”

“不错,凡间有句话说得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要改变这个世道,唔……至少先追上你师父再说。”

清源饮尽杯中水,拿起茶壶。

“弟子谨受教,”玉朗如梦方醒,连忙将茶壶接过来,给清源和师父倒满。

茶水潺潺。

他的心思似乎也静了下来,端端正正坐下来,眉头不再皱着。

秦桑和清源继续之前的话题。

“在修行界,关乎小乘、大乘的争论,逐渐有甚嚣尘上的趋势,佛门尤为激烈。不过也有例外,譬如道门丹鼎一脉,修的虽是小乘道法,却有大乘的气度!”

清源面露敬佩之色。

秦桑心中一动,终究没能忍住,问道:“此言何解?”

清源拿起手中的折扇,在虚空画了个大大的圈。

“大千世界,五行灵气无处不在,通过感悟五行修炼,相对其余诸道,可以说是最容易的。

“等迈入道途,再改修旁道,相当于在鸿沟上方架设一座桥梁,虽然这座桥是通向其他方向,但在陆地上行走,无疑比直接飞越鸿沟容易得多。

“传闻,这座桥,正是源自道门丹鼎一脉!

“当初道门总合五行,创出金丹之道,直指大道,随后竟将道法传诸天下。

“自此人族修炼,仿佛便找到了根基,无论何门何派,先修五行法门迈入修行之门,再逐渐明晰道途,去追寻自己之道,堪称万法总纲!

“人族大兴,盖压大千诸族,道门功不可没!

“五行灵根,也成为人族最重要的天赋判别之法。

“丹鼎一脉的修行境界,炼气、筑基、金丹乃至大乘,也随之盛行天下,并日趋完善。

“每跨过一个境界都伴随一次蜕变,条例清晰,令人信服,而今已被世人奉为圭臬。

“由此可见,当初丹鼎派将最后一个境界命名为‘大乘’,绝非随意为之!

“修道度己,道法度人,这是何等的功德!”

这番话,为秦桑带来深深的震撼。

他在符箓界阅览道经,曾见过一些关于丹鼎一脉的记载,知晓丹鼎派曾经和符箓派并称,是道门最重要的两大流派。

由于典籍不多,秦桑只能雾里观花,猜测可能丹鼎派后来没落,或者和符箓派产生了争论,分道扬镳。

符箓派鼎盛之时,实力太过惊人。

但秦桑没有想到,丹鼎派的成就,丝毫不比后来的符箓派逊色!

现如今,绝大部分修士,都是凭借五行入得仙门,都要感谢道门!

“酒菜来喽!”

雅间外传来吆喝声。

伙计快步来到门前,轻轻敲了两下,将门推开,手里端着一个托盘。

托盘上摆放着一盘精致无比,堪称艺术品的菜肴,热气腾腾,散发出浓郁香气。

霎时间,芬香盈室。

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开。

伙计满脸堆笑,“第一道,丹凤迎春!”

和这道菜一起上的还有一壶酒,“此为上等好酒醉春风,几位客官请慢用。”

伙计微微躬身,退出雅间。

清源放下折扇,目视秦桑。

“丹鼎一脉尚且如此,当年号称大乘道门的符箓一脉,该是何等气象!”

“在下一直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