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元帅

“您来得正是时候,听到您的消息时,我正准备用餐,现在我正好可以多一位尊贵的客人了。”

一边说,元帅的手指稍微勾了一下,旁边的勤务兵拿起葡萄酒瓶,向两个人面前的酒杯倒上了酒。

很明显,频繁而激烈的战事,并没有影响到元帅的好胃口,他随手用刀叉拿起一快肉排,然后送入口中,大口地咀嚼然后惬意地咽了下去。

接着,他才重新抬起头来看着亚历山大,“您比您的父亲要更俊秀一些,也更讨人喜欢一些。”

“我的父亲瓦莱夫斯基伯爵,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人。”亚历山大正色回答,尽管他知道对方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虽然他得到我的时候已经年老,但他年轻时同样也是俊美不凡。”

果然,帕斯凯维奇元帅先是惊愕,然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啊哈……你知道我是在指谁!”

笑了片刻之后,他又重新开口了,“我们和拿破仑打了太多年交道了,即使他已经死去多年,但我们可绝忘不了他。原本我以为在1815年后,他和他的家族、他的帝国都应该已经彻底从舞台上消失了,但现实果然永远能够超出人类贫乏的想象力之外!老实说,我真没想到,十几年之后,我们又看到法国有了一位波拿巴皇帝,我还能够又看到他的儿子坐在我的面前……来,让我们为命运干一杯。”

说完之后,他拿起酒杯向亚历山大示意。

亚历山大也拿起酒杯和他微微碰杯,在清脆的声响之后,两个人各自喝下了一口酒。

虽然这只是品质普通的随军供应的葡萄酒,但是在长途奔波之后,原本就已经身心疲惫而且精神紧绷的亚历山大,却感觉如饮佳酿一般。

“元帅阁下,虽然我并不想要扫您的兴,但我不得不向您再度声明,我是瓦莱夫斯基伯爵,并非是您认为的那个人的儿子,我现在也只是一位普通的法国外交官,和波拿巴家族没有任何关系——”润了一下喉咙之后,亚历山大说话越发流畅,面对着这位元帅,他态度不卑不亢,坚持自己的说辞——…。。

他之所以坚持这个说法,当然不是为了争论自己的爹到底是谁,主要是为了撇清自己和皇室的关系——毕竟,他现在已经落到了俄国人的手里,万一俄国人觉得他“奇货可居”,甚至当成是可以和法国交换利益“筹码”,那他可就倒大霉了。

他很清楚,他的“弟弟”绝不会因为赎买他而付出任何额外代价。

所以他必须撇清和皇室的关系,断绝任何作为政治交易筹码的可能性。

“所以,普普通通的法国外交官瓦莱夫斯基阁下,您为什么会出现在华沙城下呢?”元帅一边用餐,一边冷笑着反问,“另外,您在这儿呆了那么久,做了多少有损于我国利益的事?”

“对于这一场冲突,法国是一个局外中立的国家,它绝无意干涉其中。”亚历山大对这个质问早就已经有所预料了,于是他马上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官方说辞,回答了对方,“我来华沙,只是奉政府之命来观察情势,为当地的法国侨民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而已——顺便为这里饱经战乱之苦的人们,提供一些民间捐助的救援物资。”

“话说得如此好听,但你们的行动证明了你们不但没有中立,反而是在帮助那些胆大妄为的叛贼!”元帅脸色一变,然后声调也陡然提高了,“你们明里暗里以各种手段来援助那些叛贼,包庇他们中的流亡者,在整个欧洲掀起针对俄罗斯帝国的舆论,甚至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一场暴乱可能本身就是你们煽动和指使的!”

面对元帅严厉的指责,亚历山大却丝毫不慌。

因为他知道,对方只是胡乱扣帽子加罪名,拿不出任何实质证据——况且,法兰西帝国本来也确实没有煽动过这一场叛乱,只是在它发生之后持同情态度而已。

亚历山大心里当然清楚,他这段时间,在暗地里一直做过许多有损于俄罗斯帝国利益的事情,但是这一切都控制在“翻脸”的范围之内,对方就算有心指责,也很难服众。

当然他也知道,元帅这一通指责,本质上也是俄罗斯帝国官方面对欧洲各国舆论攻击之后的反击。

对沙皇来说,自己统治下的领土发动了这么大规模的叛乱,纵使可以血腥平定下去,面子上还是太过于难看,也很难向国内和国外交代过去。而且,他也不可能承认波兰人发动叛乱是因为反抗“暴政”。

正因为如此,甩锅给“境外势力煽动”,向来是最简单也最有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