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大医境界(二更之二)

药师仙踪 宫毗罗 1281 字 3个月前

严子休把无忧给他讲解的,结合自己的体会,转述给大家:“不入流的有三种,庸医、平医和优医,这些都停留在技术层面。发心之后算是入流,入流之后有十重,善、信、美、大、圣、神,这是前六重。后面还有仙医、天医等四重。前三种和前六重是这样的……”

等严子休把前三种和前六重讲完,兰月问道:“掌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现在到了什么境界?”

严子休微笑道:“不必用敬语,你我相称即可。感谢大家今天的因缘聚会,我今天到了大医境界。”

“大医?就是你刚才说的治未病的境界吗?”

“是的。为了便于理解,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在我们家乡,曾经有个名医叫扁鹊。他医术极高,可以说是生死人而肉白骨。有一次,魏国的国君魏文王问他,听说你们兄弟三人都是医生,不知道谁最高明?扁鹊说,大哥第一,二哥次之,自己水平最差。

“魏文王请他详说。扁鹊介绍道:大哥看病看神态,患者的疾病还没产生症状时就给治好了。所以他的名声没有传播开,只有我们家里的人知道。二哥看病,在患者刚产生症状时就治好了,外人看上去他好像只能治愈轻微的疾病,所以名气只在乡里传播。至于我,看病的时候用针刺经脉,使用有毒的药物,开刀做手术,所以我的名声传遍诸侯各国。”

兰梦有所明悟:“这岂不是说越高明的人,越不容易出名吗?”

“高明的人是不是容易出名,不好一概而论。但这个故事说明,世人的眼光跟不上,重视有形的多,重视无形的少。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治未病,或者以能治未病而自雄自傲,而是要随顺众生的水平,把治未病和治已病结合起来。以治已病为入手,把众生引导到防治未病的境界。”

“一般人大概只会抱怨世人没眼光,不认识真正的高人。掌门却不责怪世人愚笨,而是循循善诱,真是慈悲。”兰梦不由得合掌。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会的不怨不会的,能的不嫌不能的,才是一家人的伙伴观念。”严子休做了个补充。

朝霞问:“掌门,你要是天天弹琴,我们岂不是很快就到化神期了?”

看着小朝霞天真直爽的模样,严子休不觉莞尔:“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积累哪里会有突破呢?大家还是踏实修行,夯实根基。自助者人助之,我再用仙音佛曲不定期地给大家助力一把。这样才会有最佳效果。”

“掌门,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兰梦问。

严子休一笑:“我不会的多了去了。吾在天地之间,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这话怎讲?”兰月问。

“小石头小树在大山之中,何足道哉。我不知道的还多着呢。”

下面又是一片感叹:“掌门如此了得,竟然还这样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