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鹤唳清霄,琴棋书画(二更之二)

药师仙踪 宫毗罗 1278 字 3个月前

蔡高阳走上讲台:“第二项活动,赏琴。还是由黄老先生主持。”

黄老先生招招手,佣人们又抬上一个琴箱。

由于本次不是鉴别而是欣赏,所以古琴被取出后,放在了琴桌之上。

黄老先生上前介绍:

“古琴鉴藏界的朋友都知道,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髹饰工艺的普及与发展。宋代古琴最能体现时代特点的是一色漆琴。一色漆琴,顾名思义指通体一色的漆琴。而有时同一张古琴表里异色,实际上是漆色因时间久远褪变的结果,仍然为一色漆琴。一色漆单纯而不简陋,朴实而不粗鄙。宋琴漆胎较为细腻,金光内含,其色质温润,表现出一种内在、含蓄的美。”

“诸位请看,这就是本人收藏的一张宋琴。此琴为仲尼式琴,面底皆蛇腹断,琴面呈宽扁状。通长127公分,肩当三徽而宽21.5公分,尾宽15.5公分。其尺寸大于传世唐琴,正属于不稽于古,加其长阔之作。”

严子休知道,宋琴确实以仲尼式为主。细观此琴,见它朴素简洁、工整规范、简约实用,有一种超越形体之外的精神气韵。

下面有人问:“请问黄老先生,此琴何名?”

“此琴名曰鹤唳清霄。”

文文静静的武婉教授,朗声吟诵道:“夜静无云月似银,清霄鹤唳一伤神。子期玉骨寒于雪,世上知音能几人。”

黄老先生抚掌称赞:“妙!妙!白玉蟾先生的诗最应此景啊。”

古琴最早是巫师琴,后来演变为两大派,文人琴和艺人琴。就像《易经一样,演化为修德派和术数派。文人琴重在以琴修德,艺人琴重在动人心、感外物。

严子休心想,从武教授所吟诵的诗来看,显然是文人琴一派的。

西装革履的丁社长还没有发言,不知道是哪一派的。

黄老先生道:“下面请各位来宾依序观赏。”

台下的观众逐一起身,在佣人的引领下排队观赏名琴鹤唳清霄。

环境影响人,在这样的场合中,没有人急躁,没有人催促。

黄老先生在大家观赏的过程中,为众人普及有关常识:

“宋代,是华夏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统治者对古琴文化的崇敬与对士人的包容空前绝后,也给琴乐的发展带来了繁荣,一度进入了琴乐发展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