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事情大了

后世有些人编排明朝,说把佛郎机这个更接近法国的音译,安在葡萄牙身上是孤陋寡闻导致,错误标注国家。其实明朝清清楚楚地叫法国为佛郎察,非常接近真实音译。

拿到信以后不光是徐光启,连传教士龙华民都大为惊骇,里面写的这几点虽然是略微点了几下,但全是精妙和关键信息,尤其是弗朗察、以西把尼亚是欧罗巴最强,把传教士隐瞒欧陆纷争交战的一些情况直接给说破了。

一番浅尝辄止的交流,开始是两人说的一样多,渐渐徐光启发问越来越多,越聊越佩服王宏宇的见识。

“真是我大明的奇才啊!”

徐光启原本的上海腔,让王宏宇恍如隔世;而王宏宇有问必答,简明扼要点出徐光启地理知识的漏洞。

一个50多岁进士文官,一个18岁武举人,放其他人身上,绝不可能平等交流起来。

但他是徐光启,那亲切的表情和主动的问候,已经突破文武、年龄与出身的芥蒂。

是因为对天主教的信仰吗?

不~

因为他对未知饱含着勇气和求知、对科学与技术充满探索的热忱、怀着正确心态期望融入与影响世界。

交流了片刻,王宏宇迅速一扫身边众人。

张神武、周敦吉、秦良玉、张名世这几名主将都在,他们不太可能融入这样的话题,继续把这些大佬放一边实在是不聪明的举动。

于是立刻转话题道:“今日能请徐先生来观看兵马操练,是希望能为我军北上辽东打建奴、战建奴指导一二,为火器的使用给些高屋建瓴的建议。”

这几句话稍微官样一点,徐光启是聪明人,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对今日两军操练能邀请他来表示感谢,表示会和黄克缵探讨铸造大炮等火器配发给几只兵马。

这位黄克缵现任刑部尚书,曾经是担任兵部尚书,还主管理京营戎政,最关键的是他并非东林党,对朝廷党政兴趣不大,反倒是热衷于新式火炮。

此时,他与徐光启等人从福建以及西班牙治下的菲律宾,招募火炮铸造工匠来京铸造火炮。

按照历史,这批炮会参与这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