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将军的演讲

左都御史赵南星、刑部右侍郎高攀龙之前的上奏,则由通政司官员代为介绍一下,没有费时间讲全篇废话。

如果是半月前,定会有官员为后者说话,可现在是个人都觉得赵南星、高攀龙错的离谱,实在是名声扫地。

朱由校示意王宏宇当场讲述情况。

王宏宇面对天启和在朝官员,一身正气朗声道:

“臣前往辽东,第一战沈阳城北击败建奴镶蓝旗,此战乃是张巡按主导,袁经略、贺总兵也全力支持。

第二战,臣策划收复铁岭,让奸细误以为我孤军深入,拿下奸细伏击几乎歼灭镶蓝旗,南军急行军支援击退正白旗。此战,袁经略、张巡按与辽东各位将军在其他各处牵制建奴兵力,又是一场实打实的大胜。”

王宏宇的这些介绍,是朝廷众臣第一次听到实情,许多人仅凭邸报、奏章等内容,对于打仗根本不清楚有几个阶段。

“我大明文武一心,配合得当时,两次击败敌人,即使努尔哈赤非常善于山地野战,也不是我整个辽阳、沈阳全军的敌手。”

说出这个众人爱听的结论,许多大臣都不住点头。

演讲

“但是,祸患也已出现,一些人认为可以轻而易举踏平敌人,从而产生了严重轻敌,忽视了敌人派遣奸细潜入。又大规模吸纳蒙古难民编练为军,以为用仁义可以赢得这些人的忠心。

却忽视了建奴本就与科尔泌蒙古联姻,草原上有友人也有敌人,局势多变要靠实力说话的本质。结果更加轻敌,以为兵力处于绝对优势,妄想着简单发起进攻。”

这话一下子说到许多人心里,因为很多不懂边事、长期受儒家熏陶者,就差不多是这样的心态,觉得仁义就是恩惠和拉拢。

现在王宏宇的上奏,或者说是演讲,告诉天下袁应泰这一场大败,就在这里埋下祸根。

不是哪一个操作,而是这样的想法和策略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朱由校也在思考,自己此前觉得解决建奴,只需要投入九边精锐、钱财管够,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在心中铭记,如果主帅不行,那大好局面也会被葬送掉。

王宏宇见前面铺垫差不多了,后面关于沈阳、辽阳大体脉络众人这半个月也通过“坊间消息”了解得差不多了。

那现在要说一下以自己第一视角的内容。

“我部驻守沈阳南边的浑河,却突然得到经略命令,说是增援辽阳。可是南军众将都判断敌人会袭击沈阳,且袁、贺吸纳太多蒙古兵,不认真锄奸,局势非常不妙,所以派出斥候时刻关注着沈阳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