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晚明的印刷出版

“好!”

开书坊,其实除了赚钱以外,还有宣传的计划。

王宏宇来自后世,很清楚晚明以来,是书籍、宣传品高速发展的时期,当然清楚传播理论、宣传思想和正确战略的意义。

自己除了通俗小说、翻译书籍这些已有基础的内容,还要搞通俗易懂的报纸,以及各类书刊和文件传单。

这就涉及到印刷的事。

明朝中后期以来,印刷技艺得到很大提高,不论是在印刷的数量和种类方面,还是在印刷技术和工艺方面都大大的超过了宋元时代。

单就活字印刷这一项技术而言,明代出现了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各种材质的活字印刷。

其中的木活字印刷在明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印刷技术。活字印刷与凋版印刷相比,由于取材易得,原料便宜,所以不仅印刷效率高而且还省时省钱。

这就可以快速印刷自己想要出版的内容。

而且还可以搞广告、宣传、插图、彩印等。

各地的书坊充分利用所刊图书文本的各个要素,对其进行包装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鉴于市场竞争、营销推广、赢得受众、获得利润等多方面的需求,书坊主从标题到内容,从文本到插图,打造不同形式的广告。

王宏宇就可以拉赞助、打广告,吸引更多人给自己投资,给自己与合伙人的产业打广告。

很多北方城镇市民,未必知道蜂窝煤的出现。通过通俗类书刊打广告,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还有针对门第、地主、富户的精品彩印书籍,可以带上自鸣钟、玻璃工艺品、香皂等插图,那一定会起到可观的宣传作用。

明代在进行彩色印刷时,还恰到好处的加入了“套印”这一先进的技术。虽然,套印术于元代时被发明,但真正的得到广泛应用正好是在万历年间。

这种套印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术,它是在凋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采用的是分色分版的方法,最终做到在一张纸上印制出多种颜色。这种印刷技术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涂版、饾版和拱花三种模式。

在明初,只有朱、墨两种颜色的套印本。随着印刷技术的日臻完善,发展到后来可以用四五种颜色来进行套印,这种本子被称为四色本和五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