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文化产业一条龙

现在没人搞,自己搞出来,当然能一鸣惊人。

他还给韩浚介绍,介绍目前京师学堂移动图书馆已有万卷藏书,不仅有经典古籍和畅销小说,还有一些西洋书目。

例如现在已经准备好的《几何原本和《堂吉诃德。

是大江南北独一份的好书,就算未必有许多人购买,也至少能探索出一片市场。

韩浚深以为然,保定一府未必能赚钱,那还包括天津和北直隶许多府县呢。

其实王宏宇深刻考虑过消费目标,针对市场做了详细分析,针对不同受众订制专门书刊,对目标群体专门做长期的科普、宣传和引导。

以士子、门第、富户为主的文人地主,是晚明时期之前最主要的书籍消费者。

这个阶层个体消费能力较强,尤其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经典史籍、古今注解、名人着作等与功名相关读物消费热情较高。

就像后世的教材、教辅一样,产业非常庞大。

经过200年市场竞争早已形成固定产业,现在王宏宇插手并非上策。

这个群体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消费点,那就是喜欢小说这一类的书籍和读物。相比于各类趣谈、奇闻怪谈、古今情爱小说外,尤其喜欢文学性较强的小说。

这也不是王宏宇的聚焦点。

其中群体又有少部分人又对科学哲学、技术创造、五湖四海游记、山水生物等类作品感兴趣。

这是市场中开发有限的部分,也是王宏宇要重点经营、促进科普、长期宣传引导的领域。

针对士子这个群体,搞这个方向。

光凭如此,赚不了多少钱。

还有更广阔的消费群体。

那就是晚明快速发展的市民阶层。

明代的市民阶层人数多,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中下层商人、手工作坊主、手工工人、下层文人、妓女艺人、游民隶役和贩夫走卒在内,都属于市民阶层。

这些群体对于功名的追求意愿和竞争力相对不足,对于“古代教辅”消费意愿没那么高。

对于通俗小说、趣谈见闻和生活实用书目的购买倾向比较明显。

王宏宇从小舅刘若愚处带走上千卷书,就几乎没有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