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生产论》

自发的是萌芽,后面投资为主的,就超越萌芽,成为资本再生产了。

可当社会中别的商品越来越多,产业越来越多,不再是土地这一种生产资料最核心,而是几乎所有产业。

矿产发掘、投资矿产;纺织发展、投资纺织;锻造发展、投资锻造;工艺品发展、投资工艺品……什么都在投资,只要赚钱,有差额,就有人再增加投资。

资本逐利投资,土地只是一种而已,不再起最核心作用,这就是资本主义。

然后体现为人资矛盾,一般体现为人与资本利益代言人的矛盾。

王宏宇把这些写了下来。

这是《生产论,要好好教导天启皇帝坚信搞器械是有前途的、让开明士大夫振聋发聩及时醒悟、让华夏百姓能看到此书真正的认识到是谁创造财富。

里面有些词,应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话。

毕竟是先写给朱由校,以后还要出版,让广大百姓可以读懂。

“天下生产者。

一为农民,生产粮食。

二为百工,生产百物。

创财富,农工不分家;百业兴,农工为一体。”

前面宣传的是工农互助团结,后面说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也是百工的一种。

例如这个时期已经有初步体现。

江南的农民也不仅仅生产粮食和吃的,也生产经济作物,人口流动已经是常态,农民去做雇工在当地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农工部分,是《生产论的核心。

对于士大夫、贩夫乃至商人,也有分别论述。

士大夫,原依赖家族土地而脱产读书,成为土地占有社会中,掌握文化、学术、话语和政治权利的群体。

随着土地占有被百业发展冲击,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

耕读传家、重农抑商、排挤异己、垄断知识和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