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收编几家书院为己用

这样积极性就出来了。

另外盈利的金额,除了投入再生产,也会有一部分拿来由屯民集体商议使用方向。比如是买些食物来发,还是建些竹木房子,会由大伙以队为单位来拿主意。

这就是新军的体制,组织度高、待遇良好、积极性高还自下而上。

这一切的前提是,启动资金充足,且这些产业都能大赚。

大赚这件事,一般是最不稳定的,但却是王宏宇最有把握的。

“家具订购排到了明年三月?预计会有9000两以上的营收?”

王宏宇颇有些欣喜地看向秦灵,后者却脸色依旧冰冷,只是点头确定。

自周敦吉牺牲以来,她就几乎变了一个人,再也没有之前的活泼,变得冰冷而又专注,对于这些情报绝无可能出现差错。

看着她一身蓝紫色苗装,再加上这样的表情,真难以想象她曾经那么阳光。

冰冷的眼神依旧没有什么感情,见如此王宏宇回到商业和情报的话题中来:

“这个势头不错,一个月后‘郧汉家具堂’建成开工,往后半年能完成这些订单量已经和3000行军折叠床就很不错了。

下一步情报,要调查一下书籍方面,襄阳的自然要拿下,武昌那边也要拓展。”

“是。”

秦灵领命而去。

她目前率领一营浑河军驻扎均州县,由于靠近武当山,往来的富贵者不少,是搞商业需求和情报的好地方。

襄阳和谷城也开了店铺,下一步是到武昌去。

有足够的产业,才能支撑起自己买粮养更多的兵。

目前已经布置的产业,估计要搞两年再根据盈利情况和产业规划,再进一步投产更多产业。

家具大手笔、大规模,书籍、酱料和军械相对规模小一点,但王宏宇更看重。

书籍除了赚钱,还有沟通各地、传播思想、宣传号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