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

饭后,邓玉函拿出一本油印《达芬奇手稿汇编送给王宏宇,几天后王宏宇宣布邓玉函为京城学堂流动图书馆的图管理员,天文学、医学、力学、机械学、生物、化学讲师。

金尼阁、龙华民等人瞪大了眼睛,他们只在京城学堂流动图书馆混个图书管理员,邓玉函一来就当了六个学科的讲师。

他们知道目前讲师是图书馆的最高职称,待遇与馆长平级,况且图书馆根本没设馆长职位,连王宏宇也只有一个图书管理员职称。

这次邓玉函一行从澳门带来了不少西红柿,还有许多西红柿种子。他们很喜欢这种观赏植物,要在自己的庭院和郧阳山坡种植。

这可是后世的好东西,既可当水果又可当蔬菜,营养比一般蔬菜高。王宏宇洗了几个,开始吃起来。

这可把邓玉函几人吓坏了,大叫着:“有毒,不能吃!”已经来不及阻止了,眼看着王宏宇把一个西红柿三口两口吞进肚子。

王宏宇说道:“没毒,这可是好东西,不信你们也尝尝?”几人吓得直往后退。可是王宏宇不仅没中毒,又吃了两个。

他还用西红柿作了一罐西红柿酱,中午又用西红柿炒鸡蛋。为了留下种子,王宏宇都是事先把西红柿种子弄出来,就连他刚才吃的几个,也把种子吐出来放在干净的地方晾晒。

龙华民以为种子有毒,王宏宇却说等明年春天当种子用,其实秋后种上也能长出来,只是气温低了只开花不结果。

听邓玉函说有种东西一块从南洋带到了澳门,说是从美洲带回来的,很好吃。不知能不能种出来,这次带来不少,还在船上呢。

王宏宇急忙去看,原来是花生,王宏宇还让徐光启寻找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花生正适合沙地种植,杞县后世就是花生的主产地,郧阳山区山坡也可种植,引入西红柿和花生,酱料工厂就能大扩产;花生还可以榨油。

王宏宇开始布局中餐产业,现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与北方还没解决温饱的地区不同,荆襄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乡镇餐饮业,城市人口密集的街道已经布满商铺。

因此发展餐饮业目前主要在淮河以南考虑。西红柿炒鸡蛋、葡国鸡、蛋挞,都是中西结合的美食,自此成为中餐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