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林中遇刺

有一家已经迁居出了江南,后来又接二连三搬家,不知道最终到底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其后人是否还活着;

而另外两家的后人则是还在江南。

其中一家已经没落了,仅剩一个小儿子,考中了秀才,在私塾里教书。

还有一个,则是携家带口,搬到了十分偏远的郊外居住,据说是家里的老太太受不了闹市里的喧嚣,想去那里躲清静。

至于真相是如何,只有去问了才知道了。

宴阙先带着两个暗卫,去了姓李的那家。

那家剩下那个小儿子教书的私塾,正巧遇上孩子们中午休息,宴阙带着人在私塾后院找到了人。

李宁生看起来二十多岁,生的白白净净,时不时咳嗽两声,似乎是身体由什么隐疾。

宴阙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只说自己是当年漠北一战留下的将士的家人。

将士已死,但死前一定托自己要到江南来感谢恩公,所以特意来江南寻恩公来了。

李宁生听到宴阙的说辞,表现得非常平静。

他淡淡的说道,“那公子你来晚了,当年捐助漠北,是我爷爷做的决定,由我父亲一手操办,我的小叔从旁协助,不过他们三人都已经因病去世了,而当时我正在外地求学,回来之时连奔丧都没有赶上,你不用谢我,我只不过是个不孝子罢了。”

宴阙仔细的观察他的神情,见他实在不是在说假话,又朝暗卫去了个眼神。

暗卫微微点头,示意他说的是真的,当时这家的小公子确实在外求学。

宴阙由此断定,在这里应该问不到什么。

于是便问了那小公子,他的爷爷父亲还有叔伯葬在哪里,自己想去敬一杯酒,烧些纸钱。

那小公子点了点头,取来纸笔给他们写了一个地址,还写了他爷爷父亲和叔伯的名字。

“就在那一片上,我每年都有去打理,那边埋了不少人,你看着坟头高高的,在一棵核桃树下的三座墓碑,就是那里了。”

宴阙点头准备离开,末了,还是转身朝那小公子道:“节哀顺变。”

那小公子什么也没说,只点了点头,重新转过身去忙自己的事。

可宴阙却从那背影里,看出了几分落寞。

出了私塾,暗卫手里捏着李宁生写的那张纸,想收到怀里,却被宴阙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