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二)

总之,想要纯粹做好事业,就要不起朋友。

最后,是亲情。

这个,原本任何人都有。是上天注定的。

凌如意当然也不例外。

但,下面还有个弟弟,就足以说明所有。

从小,她那么那么努力,就是因为很清楚:家里的一切,都是弟弟的。

读书的时候,母亲就三天两头想让她辍学,出去打工。

说现在读书没用。

当然,这个“读书没用”,是只针对她的“限量版”。

对她弟,可就是另一种说辞了。各种苦口婆心,让儿子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为了让自己不至于被强行辍学,凌如意比如要非常非常努力,让自己保持着班级第一、全校前三的水平。

这样,母亲就算想让她辍学,也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毕竟,在她成绩这么好,又这么爱读书的情况下,父亲是不肯让她辍学的。

倒不是父亲不重男轻女,而是因为父亲比母亲格局更大,觉得女孩子读书能出人头地,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婆家,也就能帮衬娘家和弟弟更多。

再说,女儿这么想读书,在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非得逼着人家辍学,没得结仇,将来女儿还跟自己离心,得不偿失。还不如送她一程,让她一面感激家里一面飞得更高。

弟弟么,早就被父母养得自私且自负。

不学无术,连个初中都是被逼着读完的,后来干脆在家混日子。

但却莫名觉得自己很重要,自己很宝贝,啥活都不想干,动不动就觉得被伤了自尊和面子。

各种高不成低不就,成了被父母供成大爷的米虫。

所以,对这样的家庭,也没过多的亲情可言。

而这,也是鞭策自己一路狂奔向前的最大动力。

同时,也是她回避婚姻甚至亲密关系的深层原因。

因为在内心里,她从不觉得“家”的一个美好温暖值得向往的地方。

也从未品尝过“亲密关系”的安心可靠。

相反,她只感受到与之相反的压抑。

在“家”里,她永远是二等公民,是理所应当伺候弟弟的丫头。

而她的“家人”,不管是把盘算写在脸上的母亲、还是把算计放在心里的父亲,都只想从她这里掏钱、掏更多的钱,给她弟。

所以,她只想躲那些关系远远的。

一个人独美。

每个夜深人静,她安心住在自己名下的豪宅,品着自己买的红酒,舒适地在最佳温度下,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美好。

每到此时,她都无比庆幸:自己这些年来足够努力,并且,远离了所有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