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家里无人做饭,只好和邓健先去附近的酒肆打打牙祭,到了酒肆里,摸了摸自己的钱袋子,徐谦觉得后悔,自己好歹是去抄家的人,从自己手里经过的都是几万几十万的真金白银,怎么自己反而是愈来愈穷,不应该啊不应该,这不应该是老徐家的作风啊。

邓健见他囊中羞涩,嘿嘿一笑,却是从袋中摸了几十张宝钞出来,低眉顺眼地道:“待会儿,我们就寻个钱庄把五千两宝钞换了,多多少少也能换几百两银子,到时候你我一人一半。”

徐谦的脸色拉了下来,压低声音道:“哪里来的?”

邓健倒也不瞒他,道:“不是对姓汪的动刑吗?结果他吃不消,自己死了,周都司和我一起从他袖子里寻来的,周都司说,二一添作五,我却不肯,我说虽说徐兄弟不在,可是人者有份,自然应当分成三份才是。”邓健随即咬牙切齿地继续道:“这姓周的不是好东西,你看他后来这般卖力,真以为他是转了性子吗?呸,无非就是想靠这个发点小财罢了。”

徐谦也是恶狠狠地骂周都司:“蠢虫就是蠢虫,狗改不了吃屎的东西。”随即将这钱钞夺过来,迅速分为两笔,自己收了一份,另一份还给邓健,尚觉得不解恨,又骂道:“国家养士,若都是这种货色,还谈什么长治久安,说什么中兴?圣人教化了这么多年,总有这种冥顽不灵的东西祸害国家,每每念及此处,便令我肝肠寸断,泣血涟如。”

骂完了,精神得到了升华,真金白银到了手里,便结了帐,高高兴兴地和邓健一道回家,邓健自然是乏了,自顾自去歇息,徐谦则回到自己房里,却觉得精神有些亢奋,心里不免想,这一次之后,宫里会是什么反应?若是自己中了举,是不是该进京?老爷子现在在锦衣卫做武官,想必自己能跟着他吃香喝辣罢,但愿他不要给自己找个后娘才好。

心里乱七八糟地想着,徐谦觉得自己久久不能平静,又不由想到乡试,只要中了举,那半只脚已经算是踏入官场了,有时候若是时运来了,举人做官的也不是没有,虽然出来时品级较低,自然不是进士可比,可好歹也是官,便是到县里做个主簿,那至少也算是九品官身,在县里属于了不起的人物,自己要不要伺机钻营个官身来?

可是随即,他又打消念头,主簿都是苦逼,他是见识过钱塘县政治生态环境的,有县令这种一把手决断乾坤的环境下,还不如好好读书,等中了进士再做打算。

想到这里,心中便不由心血澎湃,立即拿了书,好好地温习起来。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徐大善人

距离乡试还剩三天,徐谦委托王公公去打探消息,过了没多久,终于有消息传来,那钦差鸠占鹊巢,说是协同主考,可是身份比赵提学高,品级又非赵提学可比,最后这协同二字自然就成了一言九鼎,据说关于考场的安排,钦差已经做了主张,赵提学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不要脸的东西!”徐谦心里忍不住破口大骂,其实抢功的事哪里都有,可问题在于这钦差实在不要脸,仗着有钦命在身,连乡试的事都想大包大揽,从而获取政治资本。

而且还有传言,这位钦差对自己似乎十分厌恶,有一次和巡抚说话时,当着巡抚的面大谈国家取士,德行最是紧要,学问反而是其次。又说何谓德行?应是各尽本分,农人务农可以为德,工者务工也可为德,那么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即是德。又说浙江风气越来越坏,这和一些读书人不务正业分不开。

他当然没有提到徐谦,不过意思却说得很明白。

这些言论让徐谦生出了危机感,又忍不住暗骂这个不要脸的东西,不过骂归骂,骂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该考的还是要考。

徐谦心中烦闷,恰在这时,却有个报馆的伙计来,道:“徐公子,王编撰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