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徐谦吃了个闭门羹,方才一时疏忽大意,居然是没有揣摩好嘉靖的心思,这厮和正德皇帝还真是两个极端,若是正德皇帝,只怕徐谦随口一句,保证让他寝食难安,非要跑去江南一趟,可是嘉靖更像是宅男,并没有四处闲逛的兴致。

徐谦干笑一声,道:“自然,自然。”

嘉靖的脸色也温和起来,道:“不过朕虽然自己不能去,却有自己的眼睛,也有自己的耳朵,别人不可信,可是朕却还是信你的,从你方才的话,朕对你更是深信不疑,往后多捡一些新鲜事来告知朕吧,朕不怕烦,就怕被人蒙蔽。”

嘉靖所说‘方才的话’自然是徐谦的豪强理论,可以说,徐谦也是大明朝的储备干部,他的父亲如今官封锦衣百户,说是权贵子弟也不为过,可是徐谦抛弃了‘权贵’的立场,旗帜鲜明地站在嘉靖的一边,道出了这显贵官员经商的危害,这对嘉靖来说委实难得,官官相卫的事他见得实在太多,早已麻木,而徐谦反其道而行,让嘉靖对他的印象提升了一大截。

徐谦叹口气道:“只怕学生再难有几次机会回乡了,学生并不是不想做这耳目,只怕未来并没有太多机会。”

嘉靖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说等你中了会试,按我大明的规矩,地方官员不得在家乡五百里内为官是吗?”

徐谦笑了笑道:“会试在即,学生要加把劲了。”

嘉靖不由呵呵一笑,道:“真要中不了,那也无妨,不过能中自然是好,你父亲在亲军,你若是能入翰林,则为朕之幸也。”

他言里言外都透着一股子信息,让徐谦顿感前途光明,徐谦矜持地道:“学生定不负陛下重望。”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黄锦有些急了,若是再迟些回去,宫门就要关了,两宫太后若是知晓,非要担心不可,便是大臣们知道,肯定会借机牢骚。

嘉靖却是不急,一边喝茶一边和徐谦说话,等到了傍晚时分,堂外的事终于解决了,琐碎的事也总算告一段落,徐昌连忙赶来向嘉靖拜下行礼,道:“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嘉靖亲自上前一步将徐昌扶起,道:“徐卿家劳苦功高,不必多礼。”

徐昌诚惶诚恐,道:“卑下谢恩,有事要奏。”

嘉靖笑吟吟地道:“所奏何事?”

徐昌道:“今日捐纳银钱的商贾有两百三十余人,多则五百,少则三百,总计筹银八万四千余。”

听到这个数目,嘉靖不由深吸一口气,这还只是第一天,第一天就是八万多两银子,几乎占了内库岁入的一成,这敛财的速度实在是令人乍舌,便是国库的收入速度也及不上一个小小的路政局,这话要是说出去,别人也未必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