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徐勇道:“有一个带头的,好像姓张,叫什么寿宁侯。”

徐谦恍然大悟,张鹤龄……张太后的亲兄弟,大明朝数一数二的皇亲国戚,徐谦不由想起上次入宫,自己回绝了张家小姐亲事的事,忍不住道:“这姓张的莫非是与我结仇,看我不顺眼,所以故意这样做,把我父子二人放在篝火架子上烤吧?”

可是细细一想,又觉得不该如此,姓张的是什么人,徐谦多少有些了解,虽然没见过真人,可是京师里头关于张家兄弟的传说实在太多,以这二人的智商能想出这种坑人的办法来?

他眯起眼,心里不由警惕:“莫非是张太后?张太后这么做又是什么意图?”

徐谦胡思乱想着,苦笑一声道:“不成,我得立即入宫谢罪,得把这事撇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和姓张的有什么关系。我虽然名声臭,可是再臭也臭不过寿宁侯,要是让大家以为我和他是一丘之貉,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徐谦居然也有要名声的时候,不过自认自己名声坏,坏也只坏在狂妄而已,至多也就是被人骂一句出身不好。可这姓张的不一样,这家伙偷鸡摸狗抢女人样样都来,谁碰谁倒霉。

午门那边,端的是热闹无比,几十个公侯跪在外头,那些个禁卫见了又不敢赶人,只能眼看着这些人胡闹,这些人连跪都没有个跪姿,时不时吼上一嗓子,有时七嘴八舌胡说几句话,结果大家见了,也只能捏着鼻子围观。

这里的事自然是传到了宫里,嘉靖在冬暖阁,正在召见阁臣。

商讨完了政务,嘉靖得意地说了几句闲话,他原本巴望着张太后已经给杨廷和通了气,专等杨廷和来商量路政局的事。

结果这位杨相公压根就不提这一茬,他见皇帝心情好,便板起脸来讲了一些古来圣君的事迹,虽是以闲谈的方式,不过语气不免带着几分严肃。

如此一来,嘉靖才算明白,张太后与这杨廷和并没有通气,这既让他心里舒服了一些,可是又有着几分失落。

耐着性子听着杨廷和的‘教诲’,嘉靖正要寻个理由逃之夭夭,这时候,黄锦急匆匆地跑进来,道:“陛下,不好了,午门……午门外头出事了……”

嘉靖皱眉,不免训斥道:“能出什么事?瞧你慌张张的样子,没看到杨师傅他们在吗?”

黄锦连忙拜倒,将外头的情形说了一遍。

嘉靖心中大惊,何止是嘉靖,便是杨廷和也吓了一跳。

嘉靖只是希望有个台阶让他就坡下驴,把这升赏的事办下来,谁知道好端端的一个事办到了这个地步,一帮子人围住了午门这样吵闹算个什么事?传出去也不好听,况且张家兄弟是什么人?嘉靖心里先是疑惑,随即又释然了,这应当是张太后的授意,也就是说,张太后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却是没有联系杨廷和,而是联系了自家兄弟,谁知道张家兄弟犯了浑,结果闹出这么个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