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嘉靖颌首道:“两宫太后从后门悄悄进去,不要让人惊扰。朕下车和你从前门去看看。”

黄锦会意,立即和后头的侍卫安排去了,嘉靖已经从马车里下来,十几个孔武有力的侍卫相互打了眼色,立即如扇形一样漫不经心地占据住各处方向,嘉靖带着一柄扇子出来,本想摇一摇,毕竟他今日头顶着纶巾,穿着的是一件锦色的儒袍,为了防寒,里头罩着一件羊绒的袄子,他将扇子一张,顿时又觉得这个天气摇扇子不合时宜,便将张着的扇子收拢,拇指和食指把玩着扇骨。

嘉靖四下打量了这附近的街道,看着那些朝如意坊涌去的人群,朝赶来的黄锦努努嘴道:“走吧,进去看看。”

随着诸多商贾的涌动,二人与一众随行或暗中在侧翼保护的侍卫跟着人流涌动,好不容易到了如意坊门口,便看到这偌大的牌坊龙飞凤舞的写着两行对联,左侧写着:“喜迎八方客”右侧写着:“广进四海财”。

看了这对联,嘉靖不由皱眉,俗,太俗气。

嘉靖的学识水平并不是很高,毕竟他从前只是个藩王世子,按照大明朝的传统,藩王世子和太子不同,并不要求有多博学,粗浅读过些四书五经,大致能写出不太难看的字也就是了。

可问题在于,这对联在嘉靖眼里尚且觉得俗不可耐,可见这如意坊并不想玩什么高雅。

嘉靖不露声色地跟着人流继续进去,倒是耳边并没有听到有人对这对联的议论,他心里不禁释然,人家分明是针对商贾的对联,要那么高雅做什么?给商贾们图个吉利也就是了,莫非还要搬出四书五经吗?

进了大牌坊便是宽达数丈的仪门,左右分别是两座貔貅,貔貅招财,出现在这里,倒也贴切。

待过了仪门,前头豁然开朗,左侧是一处不起眼的小院,上头挂着牌子,叫签发院,商贾们见了,自然往那边走,谁知道这儿早有校尉,手中拿着一个个的木牌,口中大喊:“进来的都不必排队,来这儿领号牌。”

商贾们将信将疑地去领了号牌,嘉靖也凑了热闹领了一个在手里,这号牌上写着寅卯的字样,再看这院子大门处上头又挂了牌子,上头悬着‘子丁’的字样。

大家都不是傻子,便知道现在进去的领嘉奖状的多半是子丁号号牌的商贾,如此算下来,时候似乎还早,没有一个时辰也轮不到自己。

有了号牌在手,大家心里稍安了一些,想来这是按号办公的,那么就不必挤在这儿了,毕竟这儿地方虽然较为空旷,可是人流也多,前头的人没有叫到号进不去,后头的人还在往里头涌,这些领了号时候又觉得还早的正在踟躇之间,却有人道:“领了号的不妨到那边去歇息喝茶,不要在这儿堵塞道路。诸位放心,只要到那边吃茶,每隔些时日会有伙计去那边叫号,绝不会耽误了大家的事。”

众人听了这话,也觉得颇有道理,与其顶着寒风在这儿傻站着,还不如去那边坐坐歇歇脚。

于是人流又是耸动,一起朝右侧的偌大建筑过去。

这建筑足有两层,占地足有六七亩,一看就是改建而成,可是六七亩的建筑,还是让人惊叹,虽然是赶建而成,算不上精致,只是大家只是来歇脚喝茶,却也顾不了这么多,众人一起进去,嘉靖紧随其后,便看到这大厅里竟已是高朋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