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

此时,在慈宁宫里,正在吃茶的张太后和王太后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一时间,什么端庄仪态也顾不上了,听来的消息实在让她们过于震惊。

王太后随即露出怒色,道:“胡说八道,这是哪里来的谣言?”

跪在下头的是个小太监,苦着脸道:“奴婢哪敢胡说,东暖阁那边传出来的消息,说是锦衣卫那边查得翔翔实实。”

王太后不吭声了,就差一口老血没喷出来,不由道:“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有这样的癖好呢?真是瞧不出来。”

张太后沉吟片刻,道:“那陆家和徐家的婚事……”

王太后摇头道:“这是另一码事,哎……不说这个,捡些高兴的话说罢。”

二人一言一语,哪里想到在一边给她们弹琴的一个秀目女子早已断了琴音,俏脸上一愣,竟是闪露出了几分慌张。

“原来他是这样的人……”少女愤愤不平地喃喃低念,似是赌气一样猛地划拉了一下琴弦,殿里立即回荡着凌乱的琴音。

第三百零二章 暮登天子堂

以往殿试放榜,关注的人倒是不多,毕竟到了殿试放榜,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人已经不多了,那些名落孙山的士子,此时只能黯然收拾行礼准备回乡,期待三年之后再放手一搏。

因此坊间的议论并不多,但凡涉及不广的东西,说的人少了,大家自然不好讨论。

只是今年却是不同,殿试的事早已传出来,又是同年互殴,又是顶撞考官,又是殿前摔玉,这么多戏码一起出来,实在令人大开眼界。

京师很热闹,事实上不只是京师,便是江南也很热闹,只是两地的清议却是两个极端,京师这边,如今都是逢说徐谦便捶胸跌足,说什么斯文丧尽,说什么人心不古,自然是对徐谦的行为不理解,甚至是反感。

可是在江南,无论是士人名流还是贩夫走卒,竟都是为徐谦拍手叫好,从前这灰头土脸的徐谦如今扬眉吐气了一回,从前大家看不惯他,瞧他出身轻贱,可是如今却是一个个交口称赞。

两地的对比实在过于强烈,其实稍稍一想也就能明白,京师的士子根本不晓得倭寇是什么,自然觉得徐谦无礼太甚,殴打同年本就了不得,连考官都敢顶撞,这就有违师道了,虽然只是读卷官,对于徐谦来说只算半个宗师,可半个宗师也是宗师啊,就算人家不主考,那也算是长辈吧,堂堂读书人做出这种事,自然是有违圣人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