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内阁里头显然没什么动静,彻查的事是王鳌出面,又有宫中大力支持,证据又是确凿,杨廷和自然不便出面制止,可是暗地里,有一个人却是急成了热锅的蚂蚁。

毛纪的日子显然很不好过,好不容易弄到了户部尚书的大位,屁股还没有坐热,下头人还没有开始争先巴结,还没有跟人家串通,然后……然后户部就垮了,现在他在户部连个屁都不是,名为尚书,可是下头的官员哪有心思听他的教诲?要嘛进了大牢,剩下的也都争先巴结王鳌去了。

而部里的事务,他毛纪显然说的也不太算,因为没人听,听了也没人去做,反而王鳌那边一个动静,户部上下就紧张得要死,就好像户部不是他姓毛的,反而姓了王一样。

一开始,毛纪倒是不担心,王鳌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肯定要得罪一批人,他就等着看好戏,现在折腾得越厉害,到时候的反弹也就越厉害,可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他突然发现事情和他想的实在大有出入,他忘了户部这种衙门本就是遭人嫉恨的,毕竟京师的官员能占据有油水衙门的不会超过一成,其他九成都是苦逼的清流,清流们被排挤在外头,要门路没有门路,想进来分一杯羹又分不到,这就好像金山银山摆在他们的面前,结果他娘的大家只能看不能吃,这种感受可想而知。

这批人就是王鳌治吏的主力,唯有打倒了张地主,李地主才能名正言顺地接收这些财产,于是这朝野上下到处都是为王鳌摇旗呐喊之辈,人人都等着有人滚蛋,好让自己填补这个空缺,打土豪分土地,毕竟是大多数人的冤枉,这种事,大家都很喜闻乐见。

第三百七十五章 拼命

毛纪很悲催的发现,自己竟然什么都不是,他图谋了这么久,先是希望成为次辅,结果好不容易赶走了杨一清,却又来了个比杨一清资历更老的王鳌,王鳌他老人家入了阁,你还想做次辅?简直就是笑话。

好不容易得了户部尚书,谁知道只是个空衔,反而惹来了别人笑话,这京师里哪个人提到杨廷和和王鳌,不是一脸严肃,可是提到他毛纪,多半都是撇撇嘴,就差吐口浓痰了。

人比人气死人,毛纪五内俱焚,想死的心都有。

纸糊尚书,泥塑学士的称呼,怎么看,似乎都是形容他,几个门生每日跑到他那里诉苦,说是吏部查到了他们头上,求恩师无论如何救上一救?

若他但凡有那么点儿权势,王鳌敢动他的门生吗?敢一点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吗?

他娘的……姓毛的就这样好欺负?

换做是蒋冕,此时必定会蛰伏起来,继续装孙子,可是毛纪感觉自己这孙子是装不下去了,装不下去,那就动手吧。

毛纪决定挑起杨廷和和王鳌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

所以他立即寻上了杨廷和,屁股一落座,便开始发牢骚,道:“杨公,这差是办不了了,户部那边,府库查封的查封,官员拿办的拿办,好歹也是个大部堂,结果吏部的人跑来常驻,口里说是查案,实则是骑在上头拉屎,这吏部怎么就成了姓王的了,王鳌固然是四朝老臣,可现在是嘉靖朝,他刚刚入阁起复,就如此咄咄逼人,这是什么意思?杨公啊,许多人都在私底下议论,说这大明朝的首辅……”

“住嘴!”杨廷和没好气的喝止他,淡淡的道:“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