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此时的京师,虽未到阳春三月,却已有了几分盎然春意。

紫禁城林苑中的桃树上,已结出了一个个的花骨朵,这粉嫩却又未绽放的花骨朵在晨曦的露珠下,随着风儿微微颤颤,却也发出了一丝丝花香。

在经历了凛冬腊月,这样的景色,足以让人珍惜,让人格外悦目。

暖阁里依旧还烧着地龙,地底下汹汹的炭火将整个暖阁烧的冒出腾腾热气。

这里的温度,虽不及酷暑,却也教嘉靖不得不拖了外衫,去了袄子,只留一件剪裁合体的轻薄道服,他的颌下,已生出寸长的短须,整个人显得更是精神,脸上也多了几许风霜和成熟。

捷报是昨天夜里传出的,内阁六部那边已经轰动,谁也不曾想到,本来以为一个天大的难题,甚至用大臣们的话来说,简直就是关乎社稷存亡的大事。

如此难解的问题,京师这边鸡飞狗跳,闹腾了这么久,又有人吵着要招抚,又有人吵着要平叛,争了几个月,结果……事情结束。

嘉靖仔细看着平倭的细节,先是挑拨离间,引出一部分倭寇,全歼,接着是直袭倭寇巢穴双屿港,最后再是攻心,而紧接着,又是一场屠戮。

这样的手段,不可谓不狠。

更重要的是,皇家校尉的实力,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大臣们当然想不到,皇家校尉之所以能七战七捷,全歼千余倭寇,是因为皇家校尉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以己之长克敌之短,通过运动和耐力,不断的消磨倭寇,大家只知道,几万人奈何不了的倭寇,被千余校尉轻松解决,皇家学堂报上来的战损寥寥无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伙凶残倭寇,却俱都灰飞烟灭。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甚至结束的过于仓促,让人觉得像是做梦一样。

既然杭州光复,倭寇的老巢亦落在了明军手里,可以想见,江南又迎来了至少十年的平静,倭寇想要再成气候,没有十年之功,是不敢再上岸的。

而接下来,似乎就是如此善后的问题了。

关于善后,徐谦有几分奏书已经送了来。

嘉靖对徐谦的意见,自然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因为他越来越感觉到,朝中的这些大臣很是不靠谱,朱家的江山,指望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平倭专家徐谦的意见,自然而然就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