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页

徐谦淡淡的道:“自然是尽力而为。”

李士翱怒道:“一百四十万担是缴,十万担也是缴,现在朝廷用兵,国库空虚,什么叫做尽力而为?”

他觉得已经没有和徐谦斗嘴的必要了,旋即转过身,对嘉靖道:“陛下,微臣以为,想要充实国库,支持用兵,就必须有个奖惩的法子出来,有了奖励,大家才肯用命,有了惩罚,各省各府各县才知晓厉害,微臣以为,各省都必须订立今年缴纳粮赋的数额,若是能完成数额,自然要给予奖励,若是完不成数额,少不得要惩罚,尤其是那些实征数目垫底的地方,更要严惩不贷,应予罢官,永不叙用,如此,方能以儆效尤。”

这话儿,明面上是个建议,实则却是拆新政的台,新政都已经免了粮税,就算没有免去粮税,今年能缴纳的粮食,怕也不会超过去年,到时候户部若是订个一百四十万担的目标,这浙江上下官员,怕都要吐血三升不可,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嘉靖默不作声,显然,一方面,他颇为支持徐谦的新政,可是现在,用兵所需确实不少,李士翱的办法,也很合他的心意,当务之急,确实是凑足不足的粮秣,否则这用兵,只怕要中途而废了。

只是本心上,他有些袒护徐谦,又觉得这样的惩戒过重,正在他迟疑的时候。杨廷和慢悠悠的道:“李尚书的话,倒是颇有道理,现如今最紧要的,是筹措粮草,粮草都不足,还谈什么彰显国威?老夫看,这个法子好,缴粮多的,要进行赏赐,至于那些缺额太大的省份,一应官员都该严惩,轻者申饬,重则罢官,有赏有罚,才能把事办好。现在民夫都已征用,边镇各部兵马也都已经集结,许多的粮草都在往辽东、宣府输送,这个时候,可是一点儿错漏都不能有,稍有差错,前功尽弃,陛下,中途而废倒也罢了,怕就怕这朝廷被人取笑啊。”

杨廷和最后一句话端的是厉害,怕就怕朝廷被人取笑,换句话说,诏书是你嘉靖下的,到时候,连天子都不免要被人取笑。

嘉靖脸色也凝重起来,目光落向徐谦,道:“徐卿以为呢?”

这不是在等徐谦出什么主意,而是在试探徐谦能不能完成这个额度。

徐谦道:“微臣倒也附议,只不过,既然是户部来订额度,浙江的额度又该是多少,总不能全凭着一张嘴巴,说是多少就多少吧。若是有人故意针对浙江,到时定出个两百万担来,那浙江上下官员,岂不是都要受无妄之灾?”

李士翱怒道:“本官尽忠职守,只有公心,与人并无私怨,这额度,自然是以三年内的最高纳粮数目为限,比如浙江,三年前曾缴纳官粮一百四十万担,那么今年,就以这一百四十万担为额度,若是不能完成,缺额太多,这就是误国误民,贻误军机,浙江上下官员,统统都要拿办。若是超过了这个额度……”

徐谦笑道:“是啊,超过了这个额度又当如何?方才大人也说了,有惩就该有罚,超过了额度,又该如何奖赏?”

“这个……”李士翱倒是愕然了,他毕竟只是户部尚书,奖惩之事,还轮不到他说了算。

徐谦冷笑:“怎么,大人方才不是长篇大论吗?怎么突然一下子,又不吭声了?好吧,今日我索性在这里把话放出去,浙江缴不出粮来,上下两百多号官员,尽皆受朝廷惩处,可要是缴出来了呢?浙江上下官员,是不是要重赏?”

“重赏……是自然的。”李士翱只得道:“只是如何重赏,还要斟酌。”

徐谦冷笑:“想来是大人只想着怎么来收拾下官,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赏赐下官吧,方才说什么赏罚分明,现在只有罚却无赏,说的振振有词,说到底,无非是对浙江有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