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堂官答道:“坊间早有流言,说是后日卯时就去。”

费宏一听,来了精神:“兵部尚书和浙江巡抚一起去,咱们南京礼部,也不能不凑个热闹,那个时候,老夫也要去,礼部要及早准备好祭文,还有祭礼。”

几个堂官面面相觑,心里说,人家才是主角,咱们礼部去凑这个热闹,莫非是要争功?可是这东西,有什么好争得,不过礼部毕竟分管的就是这个,祭祀之事,本也是礼部的事务之一,现在尚书大人发了话,大家也是无话,只是有人问:“不知用什么名义祭祀?”

费宏淡淡道:“眼下国泰民安,自该祭祀先贤,告慰圣人。”

礼部突然要凑热闹,不过似乎要凑热闹是不需要理由的,既然尚书大人非要凑上一脚,自然不免要下文出去,让各府官员动身,前来南京,一道祭祀。

转眼之间,南京的主题似乎从清缴官粮,一下子成了祭祀了。

而这一步,只是个开胃菜,事实证明,虽然属于在京师里被人一脚踹开的官员,他们照样还是有很大的战斗力,他们失意,并不代表他们无能,他们被人漠视,并不代表他们愚蠢,这些人确实并不愚蠢,也不无能,至少朱茂,不是无能之辈,在礼部打算凑热闹的同时,他不仅喜出望外,与此同时,还悄悄给人传了消息。

传消息的是南京的一些大户,这些人非富即贵,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往往不但种粮,还种了桑、棉,对他们来说,新政对他们并没有太多好处,没有新政,他们可以瞒报土地,就算是棉桑,也不必收取重税,可是假若一旦新政,他们的日子就未必好过了,至少这棉桑的重税是躲不过的。虽然说浙江新政花了大笔银子修了水道和道路,使得丝棉可以随时运走,可是和重税比起来,这些人,显然还是宁可瞒报自己的土地,种自己的棉桑而不必担心高税。

这种大户,往往人脉很深,有的甚至盘踞南京上百年,甚至还有几个藩王,也在这里设有王庄,他们喜欢新政,因为新政,使得他们的棉桑有了销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希望南直隶新政,因为新政对他们没有好处。

这些人,也正是朱茂的有力支持者,而朱茂打算,利用这些人,在祭祀的时候,闹出一点动静出来。

不但你们自己要找难堪,而且他朱茂,还打算给你一点难堪。朱茂当然知道,自己若是当真能制造出一点难堪,很快就会被京师的一些大人物看重,甚至极有可能,随时调入朝中任职。

虽然贵为应天府府尹,可是这里毕竟不是权利的中心,朱茂对这里,早有厌倦了,他厌倦了金陵的十里秦淮,厌倦了这里的颓唐,厌倦了这里动不动就高谈阔论的生员,憎恨这里的每一个人。

一切敲定之后,朱茂深吸了一口气,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感。

而此时此刻,一封书信,更是增加了他的信心。

这封书信,来自浙江,竟是出自直浙总督衙门。

看了书信,朱茂竟是呆住了,这位方总督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