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页

“据闻这是王部堂和徐抚台第一次公开祭祀夫子庙,只是不知,这祭文如何。”

“祭文能有什么出奇?想来和其他的差不多,最大的看点哪里是祭夫子,而是祭朱夫子,这朱夫子的祭文,却不知如何写,礼部那边肯定是准备了的,就是不晓得,王徐两位大人,肯不肯用礼部的祭文,若是用了,那些旧学之人,不免又要出言讥讽,可是不用的话,这朝廷的规矩还要不要?哎……这件事,怕是棘手的很,若我是徐抚台,何必要惹着一身骚。”

“你知道什么?不去也是不成的,旧学抨击我们王学,哪一次不是用这个来做文章,说咱们离经叛道,若是不去,正好授人以柄,这样也好,迟早都要去,索性光明正大一些。”

这种议论和争论,早就不新鲜了,而夫子庙这里,此时也早已是人满为患,这大清早的,竟是堵住了几条的街道,所有人翘首以盼,看向街道的尽头,带着几分好事者的激动,又不免有几分担心。

第六百零二章 大哉吾师

“来了,来了,来的是礼部的费大人……”

人群中一阵骚动,许多人发出一阵阵低呼。

很快,混乱就发生了,许多差役出来,打出一条道来,许多人纷纷后退,自然免不了几声叫骂。

费宏坐在轿里,听到外头的叫骂声,充耳不闻,轿子进了夫子庙里,紧接着,南京各部的大人们已是陆续来了。

道路变得越来越拥堵,好在有差役勉力维持次序,倒也没什么乱子。

至于王守仁和徐谦则是姗姗来迟,掐准了卯时,才终于到了。

他们一到,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这一次大家到时乖了,倒是不必差役驱赶,自然而然,便有人让出一条道路,南京乃是王学的发源地之一,王学最是昌盛,王守仁在王学中的地位,便是王学中的程子、朱子,而徐谦亦是王学之中,最受瞩目的人物。

许多人对他们二人,带着某种自发的敬意,甚至王守仁轿子过去的时候,不少人纷纷朝王守仁的轿子长揖作礼。

进了夫子庙里,许多人已是济济一堂。

上到公卿官员,还有不少大儒,甚至还有一些生员,都受邀来此,大家没有寒暄,这等庄重场合,见了面,颌首示意即可。

至于夫子庙里的祭官们,此时压力可就不小了,因为时间仓促,并没有太多准备时间,官祭的人又是太多,许多祭官生怕出什么乱子,小心谨慎的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