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而且,这些西班牙人的行径,和倭寇确实没有多少分别,至少对朝廷来说,他们的性质就是倭寇。

如此一来,所有的麻烦都可以规避掉。

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徐谦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对刘瑜道:“刘先生说的好,若是放纵这些倭寇肆虐,今日他们袭扰大明藩属,明日迟早又要袭扰我东南三省,为未雨绸缪,本官决心进剿。”

既然决心进剿,那么就必须行动起来,王艮那边,已经打好了招呼,明报立即发出文章,大明诸多藩属国,已经出现大量倭寇,疑似是倭寇的残余,在东南被肃清之后,已经开始为祸藩属各国,他们杀戮藩属国臣民,并且袭击海路安抚使司的商队,上月时,一艘海路安抚使司的船只在途径大琉球时,至今不见踪影,海路安抚使司已经进行彻查,疑似和这一伙倭寇有极大关系。

那一艘不见踪影的海船上,载着三百多名海路安抚使司的人员,其中汉人就有一百七十多名,甚至还包括了海路安抚使司的两个正式武官,三十多个官兵。

这种文章,最容易引人联想,事实上,这艘海船为什么出事,暂时也没有彻查出什么结果,毕竟海上有许多的危险,台风、礁石,都可能导致船只葬送海底,只是在文章的前头,就已经提出足够的暗示,一下子,浙江这边便闹开了,肯定是倭寇捣的鬼,一定要严惩。

对于倭寇,东南三省可谓深痛恶绝,袭击杭州的事还历历在目,平时烧杀劫掠更是让人心有余悸,现在又有倭寇的消息,自然吸引了所有的关注。

而且在文章的最后,几乎十分肯定的说,倭寇如今侵扰藩国,积蓄力量,假以时日,必定卷土重来。

还想重来,这自然是不为人接受,于是乎,要求肃清倭寇的民愿高涨起来。

与此同时,在杭州和宁波的如意坊,俱都出现了诡异的现象,各种商品的物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增长,货物又成为了稀缺品,在未来战争的利好之下,所有的商贾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商贾叫嚣,一定要给倭寇一个教训,要彻底肃清,要出动所有的力量,为了达到肃清目的,可以不惜动用直浙所有力量。

叫嚣的同时,他们毫不犹豫开始疯狂的生产,春天来了,虽然订单已经应接不暇,但是可以肯定,新的战争之下,必定还有一笔更为丰厚的订单。

海船制造等行业又开始紧俏起来,几个大商贾,毫不犹豫的兴建更多新的船坞。

天津制造局那边,似乎也受到了波动。

似乎这一次,不打也是不成了。

一封奏书送到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