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页

可是这一道圣旨,不但命礼部大葬,同时还追谥文直,朝廷追加谥号,最好的一个档次便是文正,接下来便是文忠、文贞,至于文直这个谥号虽然比不上文正,可是至少也有了一个交代,自己的父亲也算是有了一个交道。

想到这些,梁松不由潇然泪下,同时对徐谦满怀了感激。

就在梁家处在最艰难的时候,所有人对自己都避之如蛇蝎,而徐谦却是登门造访,不但如此,还为家父据理力争,谁都知道,想要为家父平反,极有可能连自己都要搭进去,毕竟给家父平反就意味着要天子认错,让天子认错,有这么容易吗?

跪在母亲的脚下,梁松哭得死去活来,最后却是抬眸,正色道:“母亲,孩儿不孝,只怕不能再奉养您了,至于父亲……孩儿不孝,也不能为他守制,就让二弟和三弟代我尽孝吧,孩儿从此以后去给徐大人为奴为仆,徐大人要孩儿做什么,孩儿就去做什么,以报答这大恩大德。”

梁母却低泣点头,道:“我可以有个不孝的孩子,却不能有个不义的儿子。”

第六百四十五章 谜团

梁藤的平反,一下子成了京师最新的新闻。

无论是王学还是旧学,至少有一个理念还是相同的,那就是说话的权利。

任何读书人的理想都是可以畅所欲言,只要不涉及到最敏感的问题,可以随时借题发挥。

虽然这些清流们说出来的话大多数都是胡话,而且十有八九,都是折腾,可是至少不能因为一两句说的不对就掉了脑袋,还要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

所以梁藤的遭遇,受到了所有人的同情。

可是谁都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因此,大多数人保持了沉默。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个被人污蔑为嘉靖朝江彬的徐谦却是出来说话了,而且,还真把事办成了。

于是,王学的官员,自是交口称赞,许多人打心眼的赞同徐谦,毕竟梁藤乃是王党,更何况,梁藤照拂过许多王学的官员,他们之所以不敢站出来,只是因为心存畏惧,现在有人出了头,他们一下子感觉有了主心骨,打心眼的对徐谦生出拥护之心。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京师里头成为一方的大佬,这个人,必须得有权势,其次,他还要能为大家提供保护,再其次,他在利用你冲锋陷阵的同时,还会给你无数关照。

权利和义务本就是共生,而现在,徐谦的所作所为,得到了所有人打心眼的敬意,他们明白,选择徐谦这棵大树并没有错,徐大人如今已经高居户部尚书,乃是朝中的三号人物,上与宫中和睦,又和亲军关系匪浅,背靠着直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投靠的好对象。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够义气,这也是大家选择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