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

平倭的债券已经由如意钱庄放了出来,总计放债纹银四百六十万两,假若安抚使司获胜,受益惊人,一时之间,受到了争相抢购,更可笑的是,不少倭商居然都在抢购之列,一些有关系的倭商,甚至委托人四处求购。

这则消息,是明报放出来,到底可信不可信,却是不好说,只是一时,让倭人成为了笑柄。

不过据如意钱庄的人透露,确实有不少倭商购买了债券,其实对商贾来说,无所谓国界之分,只要有盈利,便是现在明军杀入倭国,四处烧杀劫掠,也和他们无关。历史上,也确实有这样的事发生,英国与荷兰争夺霸权,英国人发行对荷战争债券,荷兰的商贾争相采购,而英国人利用荷兰人的银子,只因为英国人的债券受益更高,获利最多,英国靠着荷兰商贾们‘资助’,屡次大败荷兰,很快便将荷兰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而荷兰商贾们趁机大发其财,至于那些被英军杀死的寻常百姓,染血疆场的荷兰官兵,还有被毁坏的荷兰城市以及港口,那就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海路安抚使司的力量惊人,其动员能力几乎让人咋舌,数百万纹银的军费,居然只在一夜之间,便已经筹集完毕,同时,这些银子化为了无数的物资,又通过直浙繁忙和便利的水路,迅速的聚集起来,在宁波港,上百艘舰船装满了各种物资,无数的新军早已穿戴一新登上了舰船。

让许多人咋舌的是,只用了七天,七天之后,一万七千编练的新军,还有近两万的海路安抚使司水路官兵,以及数百艘舰船就已悉数筹备完毕,这样的速度,空前绝后。

第七百四十一章 君忧臣辱

直浙的动静闹得实在太大,可是他们对朝廷却是轻描淡写。

一时之间,御使关注,无数的奏疏如雪花一般来了。

朝廷愕然……

或者说许多大臣一时之间没有转过弯来。

这么大的事,居然没有恳请朝廷批准,竟是擅自行动,这还了得。

兵部这边更是傻眼,仿佛一下子,自己成了傻子,虽说兵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部堂,可是毕竟,人家就在这里,又是六部之一,招呼都不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兵部还要不要混?

当然,更大的问题就是擅自调动官兵,这事儿,绝对不算小事,在大明朝,官兵的调动有一套十分严格的标准,这兵,可不是你说调就调的。

原本大家摩拳擦掌,在琢磨着太子的事,可是现在,不得不暂时将此事放下。

显然有人坏了规矩,大家很恼火,所有的火力自然而然都朝向了直浙,许多人已经忍耐不住要跳出来了。

与此同时,徐谦率先入宫,觐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