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泉献诚长子泉玄隐年方弱冠,剩下两个,中男十五出头,小的不过八九岁。三人入堂之后,便哭泣叩告,感谢少王为他们父亲报仇。

眼见这一幕,李潼也颇觉心酸,旧年他们兄弟三人,何尝不是如此凄凄惶惶姿态。

“大王高义惩奸,使我劫余徒众群情大慰,恩重难报,唯有叩谢!”

泉男产六十多岁的年纪,保养还算得宜,入堂之后站在三子身后,对少王连连深揖,姿态恭谨又谦卑。

待到少王示意免礼,他又指着那三子一脸悲伤道:“此三子痛失怙养,虽然仇家获罪逐远,但终究恶迹不绝。我纵有心收养在邸,又恐余祸未已,希望大王能再作仁义庇护,收入贵邸作仆役差遣,赐他们一条生机活路。”

“泉少卿言重了,我与大将军虽无深谊可叙,但坊居比近,旧年也承蒙关照走访,使我门邸不至于空空无人。所遗嗣血名门之后,但不厌我厅堂简陋,又何吝一席。”

泉男产闻声更是大喜,指着三子沉声道:“从今以后,你三人便是大王门仆行走,如果敢怠慢大王所教,不独损害自身,还要让你父蒙羞!还不快叩谢大王活命之恩!”

三人闻言又是连连叩首,看到那个小的额头都被地面磕得泛红,李潼也觉不忍,离席而起将他们拉了起来,指着泉献诚长子泉玄隐说道:“你且先入雍王府下供事,这两个少弟,中男随我出入,小郎且先受府中学官传教。”

“仆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听到少王如此安排,泉玄隐也是感激得泣不成声。

他旧年身为国公嫡子,因勋供事亲府,也很有几分意气风发,直到家门横祸临头,才知世道多艰。难得少王肯收留他们,甚至还允许少弟继续学业,于是又跪下去捧靴吮告忠心。

如今李潼府中也的确缺人使用,更缺能够吩咐隐私的死忠。泉家也是高句丽名族,家教自然不俗,穷极来投,也值得李潼加以考察,再考虑要不要更作信重。

之后他又与泉男产浅聊片刻,当讲到想要在京郊那些高句丽遗民当中招募一部分工匠来经营他家田邑产业,泉男产更是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尽快安排妥当。泉献诚死后,他便是泉家乃至于整个在京高句丽遗民群体的代表人物,安排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对于泉男产的态度,李潼也颇感满意,索性又透露了一下自己将要进入南省担任要职的事情,以示彼此可以有更多接触交流的机会。

泉男产听到此事,自然是更加的惊喜。他虽然也是官在四品,但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虚职供养罢了。位高如泉献诚,都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家也的确是需要真正实权人物的关照。

少王虽然被夺爵,但家门仍有两王,且本身又将身领要职。如果以前泉献诚还在,彼此身位有忌惮,还不敢有什么亲密往来,可是现在势穷之下,反而可以少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