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页

听了雷远的叹息,关羽默然,目注他了片刻,然后道:“待到诸事底定,我会遣人到苍梧走一走,看一看。”

雷远道:“自当扫榻相待。”

“另外,中枢遣来应对荆州局面的重臣,这会儿应该已经要出发了。待此人到来,我会向他建议,在江陵试行此策,看看效果如何。”

雷远没料到关羽依然有这样的决心,忙道:“君侯,当日乐乡是片荒地,广信更远在化外,纵有地方势力,终究不能与我对抗,所以此策方能推行。而江陵则不然,此地是荆楚人文荟萃之所,我担心……”

关羽略提高嗓音,叱了一句:“续之你担心什么?我才是最该担心的人!”

这话一点没错,雷远惟有苦笑。

关羽冲雷远喝了一声,自家觉得有些失礼,随即又放缓语气:“当然,当务之急还是应对江东。具体如何善后、如何谈判,续之务必要一同参与讨论,我仰仗续之的地方,还有很多。”

第0875章 效劳

能被关羽称一句“仰仗”,实在很不容易。但这也是雷远应得的。

大约关羽自己也明白,若不是雷远从蜀中兼程赶到,他想要凭借两百多轻骑在江陵城下翻盘,可能性并不很大。纵然荆南的多处支点仍在,江陵易手未必导致全局倾覆,但关羽战场无敌的声威就要毁于一旦。

声威能震慑敌人,能鼓舞同伴,是胜利的基本保障。战场上两军相遇,本方大将的声威震天动地,对方大将籍籍无名,那本方就凭空多了几倍的胜算。故而,声威是大将最有力的武器,是大将的立身之本。

而大将的声威若受损害,便如虎落平阳。那些惨败之后一蹶不振之将,许多都是因为声威不再,便起不到震慑和鼓舞的作用,从此难与敌手争锋。对关羽来说,这样还不如让他死了的好。

故而到此时,关羽终于以对待平等同僚的姿态对待雷远,而不似此前数回,或多或少地将之当作小辈、仅止于赵云的女婿。

而在政治层面,两人都属意扩充武人在政权中的力量,先期,以允许退伍的士卒出任基层吏员为开端,到后来,难免会逐步扩张军功地主的规模,藉此稍稍与士人平衡。

这方面,关羽与雷远的出发点和目标并不完全相同,但过程中不妨结成隐形的同盟。

关羽的出身不高,所以才会犯事逃亡他乡。虽然如今位高权重,但他骨子里憎恶权贵,见不得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压迫黎民黔首。他素日里就有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的行为,所谓的“骄”,不是骄傲,而是因为不满而展现出拒人千里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