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大唐[校对版] 荆柯守 1697 字 2023-03-20

现在,各种人员相互混合,又以正规乡丁为骨干,军中就可走向正规。

只是笑过之后,又说着:“不过,你准备只练上六团,倒使我惊讶,我还以为你可招得数千呢!”

“招得数千,那我的反心就无需求证,路人也可知了,我又没有夺下郡城,以郡仓之富,立可为了对付于我,而集起万众,那时,就不好了,至少现在,虽然郡中戒备,多训练人手,但是终没有大张旗鼓的扩军。”张宣凝苦笑的说着:“再说,我的底子太薄了,就这一千二百人,也差不多用光了我的本钱,再多也没有办法控制,当然,如是已经夺下郡城,也可搏上一搏,现在就还是按部就班吧!”

李播望向远处,沉吟说着:“的确是如此,见你如此行事,我也就放心了,不过,朝廷如有旨意下来,多半是要你去长安,你去不去?”

张宣凝吐出一口气来:“我也想过这问题,理由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不去,那时我也差不多练成军了,所以这几个月,也必须筹办兵甲,一旦撕破脸皮,我就立刻要攻打其它县,甚至攻入会稽城中,所以必须未雨绸缪。”

李播点头,长身而起,说:“你倒看得很通透。现在的局势,如果你再回长安,必是一事无成,就算你逃过杀身之祸,也和帝位无缘了,最多不过是为人之将,就这样富贵罢了。”

又说着:“与朝廷撕破脸了,你又以什么名号来行事?不管怎么样,区区折冲都尉,是完全不堪使用了。”

对这个问题,张宣凝也是考虑过了,他毫不犹豫的说着:“我的根基还很浅薄,在根基没有建成之前,称王不可,最多只有考虑国公之称,或者总管之称,我先可称越州总管,等统一会稽四县,建军政,意图外扩时,才可称国公。”

“恩,的确如此,如你称王,名分就完全不一样,立纳入周围甚至天下人的心中,先称总管,现在起义军中,称总管将军者,不计其数,你大可用之,不会太引人注意,此是吴越地,以后可称越国公。”

“我还是喜欢吴国公这号,不过,目前,其实越州总管,也是不错了,此名分可建多军,可掌郡县,也应该有远近豪杰前来投附的名分了。”张宣凝从容一笑,说着:“军政重建,可以边打边固,但是我觉得,二年才能具备卷席南方之潜力,那时才可称吴国公,夺附近郡县。”

接着,展开图卷,摊放桌面,续道:“眼前有三件要事,必须同时进行,首先就是训练军士,确立根基,这事就由我亲自来办,其次是建立商路,以输入粮、兵、甲,要争霸天下,单纯靠自给甚是不足,还需要外面输入,幸亏此地本是沿海要地,会稽港中也是要港,因此大可运输之,这事,还请世叔帮我办之,如何?”

说到这个,不得不说一下张宣凝的战略考虑了,会稽郡的地理位置已经说过了,就说现在所选择的句章县,也正是港口所在地,控制着会稽港,因此可战可退可交易,就凭这点,就可以知道其才能谋略。

古人,其实对兵书和地理控制甚严,不使传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许多起义军根本没有战略思考能力,他们是跑到那里是那里。

就连李子通和杜伏威这样天生有聪明,先天条件非常好,但是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因此观其起事的轨道,也多是杂乱,至少是在早期,根本不明白许多关键点,因此错失了无数机会,而等日后阅历多了,成熟了,又失去了机会了。

想想吧,如是张角、李子通和杜伏威、日后李自成之辈,一开始就深明兵法地理,而不是靠自己的才智慢慢领悟,那可以达到什么高度啊?

“贤侄放心,我会作成此事,关键时也可让你出海。”李播一点就明白,这是要彻底利用海口的优势了,一旦战局不利,也大可趁船离开,根本没有被围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