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常对此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出招的动静反而越来越小。

就在李志常的动静正要全部消弭的时刻,宁道奇的身子居然在空中绕出一个大弯,沿着蕴含天地妙理的轨迹,避开李志常的掌力,稳稳的停在水面上,一起一伏,颇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神仙姿态。

李志常微笑道:“道兄的灵机一动,却让李某蓄意已久的一击不能发出,不愧是成名一甲子以上的宗师级人物,武学之道到了道兄这层次,才算得上真正的登堂入室。”

原来宁道奇在李志常将欲拔剑的时刻,突然抽身而退,而能避开李志常锁定的气机,让李志常蕴藏的剑势不得不继续收敛。这种心灵上的敏感,足以证明宁道奇绝非浪得虚名。

婠婠叹息道:“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李志常两者兼而有之,要找出他的破绽谈何容易,但也并不是一丝希望也没有,希白可知道此战的关键不在宁道奇而在师妃暄身上。”

候希白忙问道:“愿闻其详。”

婠婠突然带着笑意道:“其详可没有,其略倒是有一些;不过希白想听,大可拿花间派的心法来换。”

候希白沉吟道:“婠婠姑娘想要花间派心法,我给你便是。”

婠婠低声道:“你的要求我可以答应,恐怕你听了会后悔。”

她们说话间,宁道奇在洛水之上悠然道:“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死;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者,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是以物极必反,福祸相倚。然老子之无为,庄子之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创造求成,否则胡来老子五千精妙,庄周三卷寓言?唯是创造不占有,功成不自居耳。道友超脱三界,跳出五行,何不效仿前贤,立下千载不易之道统,泽被万世,却胜过终归要衰败的帝王基业。”

候希白听到宁道奇之言,不由得神情一怔,忘了追问婠婠将要回答的话。所谓‘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正是天道之有常,相对应的便是李志常的佩剑‘无常剑’。无常者,常出人意表,但生死有常,却是天道至理。

无人不生,无人不死。

‘有始必然有终’因此李志常虽然让人琢磨不定,但并不代表他便能真的无常,只是隐藏的更深而已。

故而宁道奇接着的‘道者,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直接指出李志常虽然得道,但依旧要遵循这个自然道理。其不但是李志常的写照,也是宁道奇更进一步的目标。

至于最后几句‘创造而不占有’只是宁道奇仍旧想做最后的努力,劝李志常放弃争夺天下,做的无用功罢了。

李志常淡淡一笑,轻声道:“道兄此言妙绝,我也来说说道兄的‘散手八扑’,虽然只是散手,其实蕴含无穷妙谛,精要大抵在于‘运元气于周身之内,进而行真元于天地之间;从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进而有为而无,无为而有’,可惜道友练得‘虚’,却还没练得‘实’,不然‘虚实相生,有无同在’,炼虚合道又有何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