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寻找《诗云》作者

“这不太合适吧?不符合规定。”黄主编愕然。

“我们发行的同时,在杂志上发告示一是表示歉意没有经过作者同意擅自发表,同时希望作者尽快和编辑部联系取得稿费报酬。”

老刘解释道:“如果我们不刊登,还有谁敢发表?《文艺科学》?杨筱那女人正为杂志社的生存焦头烂额,还敢登这样的文章?”

说到这里,老刘突然盯着黄主编:“老黄,如果你担心什么,就怕责任推到我身上,是我擅自做主冒用你的签名办了这件事!”

“哈哈……”黄主编突然大笑起来:“老刘啊老刘,亏我们共事了好几年,你不了解我的性格?我是主编这件事将来如果出事自然按在我头上!反正没几年我就要退休报抱孙子了,老子怕个吊!”

第一次听到文质彬彬的主编竟然爆了粗口,老刘突然感到眼眶有点湿润。

夏红军自然不知道《智慧树》杂志社发生的这一切,这段时间几乎是两点一线,除了忙着复习准备期末考试,抽了点时间还给《人民文学》寄了一篇散文,是存稿到最后一篇《东方的哥伦布》。

“文明的碎片”散文系列刊登之后,反响很好,好多读者给编辑部来信说这种散文第一次看到,将散文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特别是贾平凹直接给夏红军来信大加赞扬,搞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也有人批评说散文有局限性,文中有许多硬伤涉及到史实、字词、纪年等,暗讽作者知识浅薄。

对此,夏红军不像上次关于先锋文学那样在报纸杂志上和对方打口水仗,而是选择沉默。

人家说的对,自己文中某些引证的确是错的,而且从知识积累方面远远不如后世那些文化散文大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必要强词夺理,以后好好学习充实自己,现在先把期末试考好再说。

回家的车票早就买好,夏红军准备考完试就和陈招娣一块回去,他想看看老板的服装厂运营的到底如何?

可是就在考试前他突然接到市作协的来信,让他参加作协的活动,时间是7月18日,刚好考完试。

不过这次,他没有吐槽,而是准备欣然前往。

因为信中写着:“为了让作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写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绩,特组织一批青年作家去外地采风,地点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