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何妨?”听柳遇春这么说,伯谨的面上露出了不以为意的神色,上前拉住了柳遇春的胳膊,欲要直接把他拉到自己家中。

“委实不必,伯谨。”柳遇春有些哭笑不得地拒绝了伯谨热情的动作,“更何况我此次前来拜访实是有事相求,之后还有事情要办。”

见柳遇春坚持,伯谨也歇下了邀他进屋的动作,转而关心地问道:“不知柳兄是为何事烦扰,尽可告知愚弟,我必将竭力相助。”

“具体事宜我便不告知伯谨弟了。”这种事情还是知道的人少一些的好,柳遇春开门见山地道:“伯谨,我此来是想问,不知你进来银两可有剩余,若有,可否借我一些银两。”

没想到柳遇春如此单刀直入,伯谨愣了一秒没接上话,之后才反应了过来。

“原来柳兄是在为银两的事情烦心啊,”他脸上露出了些微笑意,似是在为能帮到忙而开心,“我虽然家中并不富裕,可一些银子还是能够拿出来的,不知柳兄需要多少?”

虽然知晓自己交的朋友都是极为仗义的人,可在晚明这个时候,他提出借钱都能得到如此痛快的回应,着实让柳遇春心生感动。

他伸出手,拍了拍眼前人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感谢的话。

“我尚且还差二十两银子,伯谨,待到日后,我一定尽快将钱还清。”

听到柳遇春这么说,伯谨笑了笑,“柳兄,虽然如今世情,大家大都追名逐利,把邓通之物也都看得很重,可我们相处两年,我却是极为信得过你的。”

说到这里,伯谨便看到了柳遇春不自觉变得有些疑惑的神情,心中对柳遇春的好感以及钦佩之意也更多了一些。

现在,像柳兄这般具有古时君子风骨的人,着实不多了。

就连柳兄认为的他们这一群极是“义气”的人,之所以如此表现,也不过是因为,他们义气的对象是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