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颜宁在这方面其实就完成的很好,包括让她耿耿于怀的第一场国际比赛,短节目失误暂时落后,但自由滑发挥完美逆袭到第二,这说明从短节目到自由滑这个时间段里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比赛状态,没有因为短节目失利就输了斗志,这一点就非常难得。当然,李言蹊印象最深的还是宋颜宁第一次成年组大奖赛总决赛,宋颜宁短节目受到纪昀川的影响,短节目发生重大失误。

那一场短节目在外人看来可能一言难尽,觉得宋颜宁很脆弱。但实际在李言蹊眼里很惊艳,完全可以看得出宋颜宁作为未来顶尖选手的素养。因为那场比赛里宋颜宁第一组3z3T失误,没能接上3T,但她在后面的3F后面非常果敢的接上了3T并且完成得很漂亮——这说明她在赛场上心理调整其实很快很稳,第一个失误没有影响她后面的状态,该怎么跳还是怎么跳,不瑟缩不怯场,甚至是更敢跳更放得开。很多选手在前面失误之后为了求稳,会在弥补连跳的时候不连3T改成2T,但宋颜宁当时没有。

另一方面来讲,宋颜宁虽然平时气场没有帕夫柳琴科那样咄咄逼人,甚至偶尔显得很没信心,但她在赛场上,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对自己技术的自信了。

李言蹊看了一眼在后座已经要睡着的宋颜宁,没有皱眉,看起来挺安逸。奥运会之前李言蹊设想了很多宋颜宁可能发生的情况,想过她会发呆频繁喝水,也想过她会精神崩溃,甚至想过她可能神经兮兮发挥失常,但没想到宋颜宁能这么平静,虽然中间有过波折住进酒店,但目前来看,宋颜宁的状态的确很不错,这是他没想到的。

人人都需要成长,度过漫长的岁月来弥补自己曾经的缺陷或不足,去走自己不敢走的路,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只要一切向好,这个过程就充满惊喜。李言蹊觉得陪伴宋颜宁成长的人就挺幸运,因为这个女孩就是一直带给人惊喜。

※※※※※※※※※※※※※※※※※※※※

比赛要到尾声了,预计冬奥会结束后此本完结,再加上几章番外,整个《冰雪映像》系列也就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大家陪伴到这里(比心)!

这一章是一个过渡章,下一章就开始比赛了。写这一章一个是为了过渡,另一个原因是想解释一下关于那场宋宋同学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那个地方。

宋宋同学参加的第一场国际比赛是13岁参加的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办的青年组分站赛,对战的是帕夫柳琴科。那场比赛,宋宋短节目里2A出现失误。

当然,在参加国际比赛之前,宋宋还在国内参加了一场俱乐部联赛,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最后靠着高难度拿到冠军。(以上内容是帮大家回忆)(笑)

后来我看到一些读者大大看完这两场比赛以后,因为宋宋失误就说宋颜宁很拉胯,是扶不起的阿斗等等之类的,我其实很难过。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写。

首先是写这篇文的时候,我希望去塑造一个不断成长的女孩子——她作为花滑选手有自己的长处,同时她并不是完美无缺,她有一些缺点和毛病,但她会在整个职业生涯都不断去克服自己的缺点不断进步,或者说是想办法化解这些问题,这是我想给大家呈现的。

再者就是宋颜宁并不是一个能场场clean的女孩子,当然,现实里俄罗斯选手的确能够做到,但更多的选手做不到。从一开始宋颜宁就不是以技术稳定见长的选手,我在文里也解释过,宋颜宁的技术特点会降低她的跳跃稳定性——宋颜宁属于高速进入跳跃,并且跳跃高远度非常可观的选手。高速进入+高飘远跳跃这两个因素都会提高跳跃失误率,但是这种跳跃只要完成就会很好看很带感,算是高风险高回报吧。我也解释过,以宋宋的技术特点,能有如今的成功率和clean率,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才有国内俱乐部联赛跟分站赛短节目的失误,因为在我看来选手出现失误太正常了,在一本书里不出现失误才是怪事,而失误是不分场合的,也不全然是因为选手自己的原因(可能会有类似冰刀卡到冰槽这种算是意外的情况)。况且俱乐部联赛虽然有失误,但证明了宋颜宁能完成质量很好的3z3T,难度依然在同期国内小女单首屈一指——展现实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分站赛虽然短节目有失误,但自由滑发挥完美,同样说明宋颜宁具备青年组小Boss的资质,这就已经可以了。

宋颜宁不是那种一出道就惊艳绝伦一枝独秀风光无限的选手(安娜·丹尼洛娃才是),我希望她能沉淀一下,吃点苦受点累(实际上还是很顺的……),职业生涯能脚踏实地往上提高。而且我在写文的时候,尤其写《小荷》那一本的时候,一直注意着避免金手指,如果避免金手指就是主角拉胯,是个阿斗,那我可太伤心了。理论上每场比赛都不应该有失误,但那也只是理论上啊。赛场上失误太正常了,宋颜宁也是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