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宇于她,是侄儿,也是孩子,她亲眼看着他受母亲冷落,却还是长成了温柔坚定的人,看着他一步步靠近知识的高峰,触碰自己的梦想,看着他大受打击,却仍旧勇敢的走出来。

她心疼孩子的遭遇,却更佩服明宇的心性,这一点,她丈夫比不了,谁也不会做的能比他更好。

也许他去内蒙能做出更好的事业,但请原谅她的自私,她不盼他能做出多大的丰功伟绩,只想明宇有个温暖的家,平顺安稳的过一生。

如果,杨媛是他想要的另一半的话,那么,她会尊重明宇的选择。

杨媛在办公室坐下,手中初步拿到了招工录取人员的简单信息,发现有不少是从外回来知青,和县乡下的人员。虽然现在还没说,但肯定是要安排一部分人住宿问题的。

想了想,她去找了后勤牛主任。宿舍分配是通过后勤来办的。

他们纺织大院后边有家属院,像党大姐,罗成彬都在家属院住,但都是筒子楼,一室一厅,一室两厅,共用厨房和卫生间,拖家带口一起住的。

而面积小的,单人宿舍,她只知道东边五十年代建的那一排平房,有两间的,有一间的,现在在住的不多,新招来的人,要是有住宿需求的话,可以安排在这。

只是平房一开门,就是外边,厕所和水龙头都在外边统一一排,到了冬天,寒冬腊月,说实在的,还不如筒子楼有个能遮风挡雨的走廊呢。

但让杨媛选的话,她整张脸都快囧起来,筒子楼和平房她都不想住怎么办?

第126章 打听房子

“你怎么突然想住宿舍了?”党大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过来。

迎着牛主任和党大姐两人的目光,杨媛迟疑一笑,好像她以前是说过,家里有人洗衣做饭,住的舒坦哦。

“嗨,我四哥这不是结婚了嘛,以后嫂子有孩子什么的,人多挤一块,多不方便。再说,我以后要是结婚了,早晚都是要搬出来的。”

“怎么,咱媛媛这条件,还找不着一个有分房的?结婚还得跟你住?”党大姐首先不同意,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对方能有什么好工作,这样的男同志坚决不成处。

杨媛摆摆手,“这倒说不准,不过,我还挺愿意以后让对象跟我住的,住这边离咱们厂近,我上下班方便。以后他去哪上班,让他跑去,我才不耐烦来回折腾呢。”

牛主任和党大姐听完,都笑了,纷纷说她小懒汉。

“所以啊,我的好大姐们。”杨媛又坐近一些,“帮我再想想,哪里有合适的房子。我这马上结婚生子,步入人生下一阶段,干脆分我个宽敞点的,一步到位。”别的有没有对象,生不生孩子,以后再说,我现在就想要个大房子。

牛主任打开柜子,拿出家属院职工住宿记录,细查起来。

其实纺织厂上千人的大厂,家属院占地也是非常可观的,但房子多,也架不住人更多啊。从来就有排着队等分房,没有说房子空,住不满的。

杨媛外行,只知道那一排平房是职工宿舍,但当时平房盖得匆忙,砖薄,一到冬天,就冻得下不了地。

刚开始党大姐和罗成彬都在那边住过,可是受过几年罪,后来盖好了筒子楼,他们那一帮人,便忙不迭搬了进去,后来这么多年,即使职位升了,能有分更好条件房子了,两人因为住的时间长,老邻居都熟悉,也没再折腾过。

“想住好房子,也不是没有。”党大姐放下茶缸,呆的时间长就有这好处,厂里鸡零狗碎什么都门清,“后边小北门,有东西两个小院,西院有四栋,东院有三栋,都是以前旧房改建的苏式小楼,收拾的可好了,十年前,那都是让老毛子住的。”

之前,苏老大哥来他们这边支援建设的时候,咱们有求于人,吃的住的,自己不舍得,也得先紧着人家。就收拾了那三十年代的老房子,改建扩充,盖了俩院,里边全是泥红色砖房三层小楼,木地板木楼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后来,人家走了,这俩院归厂里,也都是领导,干部在住,像他们何厂长,军队空降,外地过来,拖家带口,上边就在小楼分了一套房子给他住。

党大姐当年可是十分眼馋。

那时候党大姐还不够资格要小楼的房子,这边又有新盖好五层的大楼房,大家都慌着住进去。可后来时间一长,就发现诸多不方便。

后来有了印染厂,党大姐调来做业务办主任,勉强有资格住小楼了吧,老人孩子都在这边住习惯了,都不想走。弄得她再羡慕,也住不上。

党大姐兴头十足,“媛媛,别说,你要是当上主任了,没准还真能住进小楼里。到时候别忘了让姐过去睡两晚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