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0章 生意

走出车站,一片广场。午后阳光刺目,玉宝闻到香味,放眼侪是摊档,卖潮汕粥和点心,望不到尽头。买的人也多,矮凳坐满,就蹲着吃。

小贩戴太阳帽,挎着篮子,走到面前来,叽里咕噜,玉宝不明白,小贩掀开篮布,内有地图、尼龙伞、汽水和香烟。潘逸年用粤语回绝,走进流花邮局打电话,玉宝立在外面,没多久,潘逸年出来说,有朋友来接。

两个人等的辰光,逛了逛广场摊档,卖服装、手表,各色墨镜,玉宝看看价钿,并不便宜。再回到邮局门口,一个男人迎过来,笑容满面,和潘逸年拍肩握手,看向玉宝,潘逸年讲了两句,男人回应两句,潘逸年盯着玉宝笑,玉宝听不懂,也笑了笑。

男人伸手过来,用普通话说,阿嫂好,我是陈庆良,年哥的生死兄弟。玉宝礼貌说,你好。伸出手,潘逸年挡下说,不是生死兄弟,是酒肉朋友。陈庆良说,吓着阿嫂了,我这人,再正经不过。讲完自己也笑了。潘逸年笑说,走吧。陈庆良请两人上车,回到驾驶位说,先去酒店。潘逸年说,玉宝要疲累,就去酒店。玉宝说,我想去十三行。陈庆良打方向盘,汇入车流说,我推荐高第街,除了服装,鞋子也是特色。出新品快,几乎和英美香港流行同步,价钿还便宜。我们本地人也去买。玉宝说,好,先去高第街。

抵达高第街,玉宝惊呆了,全是人,摩肩接踵,如潮涌动。潘逸年皱眉说,这和火车站有啥区别。陈庆良说,全国各地服装批发商,到齐了,人还能不多嘛。潘逸年说,入口挤不进去。陈庆良说,我要发挥作用了。潘逸年说,请讲。陈庆良说,高第街前面摊档,后面是加工厂和居民住户。前两年,我才从此地搬家,闭着眼也能走,我们从居民区穿进市场中间。这种市场两头人多,中间反倒有空。

说着话,三人东拐西绕,果然没多久,就进入市场。玉宝环顾四周,摊档搭建极简陋,铁架和塑料布做顶棚,从内至外,由上至下,挂满各式服装。玉宝一个摊档、接一个摊档,边看边问价钿。潘逸年和陈庆良,在后面。玉宝进去,两人就在外面聊天,玉宝出来,继续跟着走。

不晓过去多久,陈庆良低声说,阿嫂是首趟做服装吧。潘逸年说,是。陈庆良说,阿嫂一样没买。潘逸年说,要慢慢看,货比三家,没错。陈庆良抹把汗说,这市场有五六百家摊档,阿嫂才逛了十几家,照此下去,货没比出来,我们累死了。不行,得想个办法。潘逸年卷起袖管,看看表说,啥办法。陈庆良说,看我的。

玉宝从摊档出来,陈庆良笑说,阿嫂有中意的没。玉宝说,我还想再瞧瞧。陈庆良说,我认识个摊档老板,货色新潮高级,价钱便宜。高第街 80%商户盯紧她,她卖啥新货,一窝蜂也去进来卖。阿嫂要愿意,我可以引见。玉宝立刻说,我愿意。玉宝心底明白,摊档实在太多,十来家看下来,早迷了眼,不晓该哪能办。

陈庆良带路,走进一家摊档说,阿芳。一个时髦女人,穿健美裤,蝙蝠衫,高挑苗条,转过了脸,看到陈庆良,微怔,笑嘻嘻说,哪股妖风把你吹得来。陈庆良说,我带朋友来。介绍一下,这位,阿芳,我俩青梅竹马。阿芳说,老邻居。陈庆良说,做服装好几年,是高第街首个万元户。阿芳说,不讲会死。玉宝肃然起敬。潘逸年笑笑。陈庆良说,这位是潘逸年,在香港一起打拼的兄弟。这位是他的老婆,首次做服装生意,我领来向你取取经。阿芳笑说,取经不敢当,只是生意做久了,有些心得而已。陈庆良说,字典里有谦虚两字了。

阿芳不理,拉过玉宝,热情的说,在哪里做服装生意。玉宝笑说,在上海。陈庆良和潘逸年,找到两把椅子,坐下休息。阿芳说,做服装要懂顾客心理。顾客想买的服装,无非是主流,流行,新款,明星同款。玉宝首次做生意,拿货不要乱,只要两样就可。玉宝说,哪两样。阿芳说,流行和明星同款。

阿芳指给玉宝说,蝙蝠衫,健美裤、牛仔裤,运动服,外套垫肩要阔,喇叭裤,夹克衫,全是大热流行的款。另外,影视演员同款。我这里还有,山口百惠的幸子衫、灰色呢大衣,三浦友和的光夫衫,龚雪的高领毛衣、程晓英的碎花衫衣,刘晓庆的条纹裙子,姜黎黎的太阳镜和红丝巾,张瑜的钩针镂空毛衣。还有这种飘带衫。玉宝说,真好看。阿芳说,拿货尺寸,钞票充足,全号拿,价格会更便宜。还要选好供货渠道,面料、做工、款式,要保质保量,那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糊弄一次可以,两次,三次,名声臭掉,顾客避开,生意失败。玉宝细听,认真记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