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奋斗的青春 朵灵 848 字 3个月前

总统浑身也被点燃到了,说道:“这个水电站,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啊!我得替我们非洲的人民感谢中国!感谢你们这些伟大的建设者们!”

高大山一直跟随在两人旁边,他指着河湾南岸的遥远方向,说道:“它虽然是改造翻新工程,但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从筹建,完工,预计也要经历五六年,虽没有现在的这个伟大,但也是会起到辅助作用的。”

总理拍着他肩膀笑着鼓励,“好好干,你们这些工程师,背井离乡,远离祖国和亲人,付出了这么多,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国内的家人亲人们,你们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是他们背后的殷切支持和关怀换来的。军功章,有大家的一半,也有国内守卫家园守卫故土的亲人一半。”

魏总迎接着总理的关怀注视,也笑着回应道:“还是要感谢这样的援非项目,好男儿志在四方,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到时代的大熔炉里去积极地锻造自己。要不然,到老了,身体动不了了,再回忆自己一生,干巴巴地,没有一点精彩篇章,就是给子孙后代讲自己的故事,也没有现身说服力呀,感动不了自己,怎么才会感动别人呀!”

总理一脸笑颜,握着大家的双手,说道:“看到了,我全感应到了,大家都有钢铁般强硬的体魄,更有百折不弯得坚韧意志力,你们都是国家建设的脊梁。”总理握住总统的双手,寒暄着:“等到这儿的旅游开业大典了,我还会到这里来剪彩的。”他又拍着高大山的肩膀,鼓励道:“高总工程师,你们的项目,也要抓紧了,开业典礼,我也会来的。”

汽车已经停在旁边,总理低头望了眼手表,说道:“不好意思了,规定时间到了,我们得要去下一站了。”魏总一行人把他送到车边,总理一直向大家挥手告别。车窗摇到底。一直转着脸,挥手和大家告别,眼睛里,泪光闪闪,万般不舍。

杨部长没让走,他被特赦留下来,陪伴女儿三小时。等总理在附近的一个州,出访完,再前去汇合。父女俩,已经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杨建国对女儿的工作状态,很满意。她能全情投入,很出彩,很有特色的,每次发挥都是超常。这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一直感到很欣慰。水电站基本上是和尚队伍,出众的女儿,可是一枝独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女儿有点势头过猛,不能丢了份,他这个做父亲的,从小就把女儿当做掌上明珠,得要点拨她一下,缘分天注定。急不得,求不得,求之过急的,都是变了味的,破坏了原有的美感和节奏。

大坝上,杨晓帆跟随着爸爸的脚步,杨建国忽然拍着女儿肩膀,说道:“我女儿,真是越来越优秀了,每一次,爸爸见你,你都会给爸爸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想爸爸了吗?”杨晓帆娇嗔道:“想啊!”她眼底忽然闪过一丝抑郁,低语道,“但是,我更想妈妈!”

一句话还未落地,父女俩眼睛全红了。杨建国随口叹气道:“你妈妈走了二十年了,我每晚临睡前,都会拿她的照片端详一会儿,和她说会话,但,更多的,说的还是你,你的每一步成长。”杨建国说着,从怀里取出来一块大怀表,链子还挂在脖子上。杨晓帆知道,那是妈妈送他的,多少年了,爸爸一直贴着胸膛戴着,让它距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杨建国打开表盖,拿着妻子的照片,捧给女儿看,笑里带着泪花,说道:“看看你妈,我都老成这样了,你妈妈还是花样年华。”杨晓帆哭得不能自已,说道:“爸爸,我一直没问过你,妈妈那时候,也就是像我现在的年纪,妈妈爬的,可是敦煌的电线杆。”

杨建国眼睛望着女儿,又开启了回忆模式,“那时候,国家建设西部,我俩电力学院毕业后,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去了敦煌所在的地方。”

杨晓帆摩挲着妈妈的照片,也从口袋里取出来钱包,打开来,指着上面的照片,是一张全家福,两岁的杨晓帆,还是个大头娃娃,扎着两个羊角辫,大大的眼睛,呆萌萌地,坐在爸妈的怀抱里,很幸福。她指着照片,说道:“我也是每晚临睡前,都和妈妈说悄悄话。”

杨建国眼泪汹涌而下,把女儿揽进怀里,拍着肩膀,说道:“你是个从小不记得妈妈的孩子,幸好,留下了这两张照片,给我们父女俩,每人一个亲近的机会。”

杨晓帆在爸爸肩头哭泣着。她开始要安慰爸爸了,“妈妈虽然走了,但是在你这里,却得到了双倍的爱,也包括妈妈的。我知道,妈妈事业心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