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朕的大明宝钞刚被骂过,又有人来学。

挺好,看来史书真是白写了,这清朝皇帝看来书也没比自己多读几本。

【然后,清朝开始学洋人,发行“国债”和“股票”。】

清朝先发行的“国债”,主要是发给富贵人家兑换资金,美其名曰“劝借”,还嘉奖出资较大的民众,约定时间返还。

但是返还了吗?

没有。

不但各种拖欠,还试图再发新的股票集资,这一次,上当受骗的民众再也不愿意出钱,“昭信股票”无人问津。

但是各种折腾之下,清朝的市场经济越来越乱,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

从1853年,清朝铸大钱开始,市场进入通货膨胀,物价疯狂上涨;

1853年,清廷发行国债,骗了一笔钱后潇洒滋润了一段时间,并且为了解决财政赤字,开始对国产鸦,片收税,清廷过了一段好日子。

但是,外患又来了,甲午战争爆发,清廷战败花光骗来的钱,还带来巨额赔款。

1896年,清廷财政赤字达到了1292万两白银;

1903年,清廷财政赤字达到了3000万两白银!

可能有人问,清廷财政赤字如此严重,怎么赔得起天价赔款?

除了前面提过的花式名目压榨百姓,还有个手段:不断地抵押自己的土地、矿产和国家资源,换取列强国家的贷款,再来赔偿清廷给列强国家的赔款。

这种手段,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