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幕,从汉朝开始,医家便开始有了一些分科发展。

专业的大夫去写书,比文人写书更能分辨可行性,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传承医学文化的方向。

【此书对世界医学也有影响,比如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其中有关脉学的知识许多就来自《脉经》;】

【波斯学者兼医生拉什德·阿尔丁·阿尔哈姆丹尼,主持编纂的波斯文的华夏医学百科全书,名为《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将华夏的脉学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对欧洲医学发展产生了影响。】

【公元8世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中医药方仿照唐朝制度,也规定《脉经》是医学生必修教材。后来日本医学家编纂《大同类聚方》等医学书籍,参考了《脉经》。】

【当然,这本书也有缺陷,比如“王脉”“相脉”“囚脉”这种听起来像是算命的脉像,不够医学,有失严谨。】

王叔和脸红。

这不是,他年少家贫,出去行医总是被人看不起,接待权贵总得说一些好听的话。

再加上接触的不同阶级的人多了,看到一些脉相的共性,忍不住与病人的身份结合起来,看来是自己局限了。

以后就改!不,现在就改!

【这里特别提一下另一位外科名医陈延之。】

【陈延之,约是南北朝人,生卒年不详。著作《小品方》,又叫《经方小品》,在隋唐时期被太医署明确列为官方医学学校必学的作品,在日本的《大宝律令》和《延喜式》中也将之列为必学教材,而且课时多达300天。但是在现在华夏已经失传了,因为书籍失传,对陈延之的生平也不了解。】